
深夜整理奶奶遗物时,在针线盒底层发现她用工整小楷写的家人生辰八字。那一刻才恍然——最该被记住的,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印记。可当真正要为她写讣告时,才发现自己连基本框架都搭不完整。不是漏了追思会具体时间,就是忘了标注线上纪念馆入口,让外地亲友焦急询问。
在永远怀念平台研究过上千份用户自拟讣告后,我们发现只要把握五个核心要素,就能写出一份既庄重得体又温暖周到的告别信。
要素一:生平概述——从“简历”到“人生故事”
太多讣告把生平写成了简历:“某年出生、某年工作、某年退休”。其实最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带着温度的生活细节。
建议从这三个层次展开:
- 地域印记:奶奶是苏州人,可写“生于姑苏水巷,温婉如评弹,坚韧似苏绣”
- 生活智慧:她常说的家常话,可能就是最好的注解:“持家六十年,常言‘一根丝线也要物尽其用’”
- 精神传承:她最珍视的品格,如“一生与人为善,街坊四邻念其热心肠”
在永远怀念平台的讣告范文库中,您可以找到按不同地域、性格特点分类的模板,这些免费资源提供了各种生活细节的表述参考。
要素二:时间地点——线上线下同步安排
现代家庭往往亲友分散各地,讣告中的追思信息需要兼顾现场与远程参与。
现场追思会
时间:2025年X月X日上午X时(请提前半小时入场)
地点:XX市XX殡仪馆XX厅(导航可搜“XX纪念馆”)
线上同步缅怀
平台:永远怀念网上纪念馆
登录方式:访问网上纪念馆页面,输入纪念馆密码【XXXX】即可献花留言
这样的安排既尊重传统仪式,又照顾到远方亲友。平台提供的线上空间完全免费,且通过密码确保隐私,仅限亲友访问。
要素三:亲属名单——辈分清晰不遗漏
按“子女-孙辈-曾孙辈”顺序列明直系亲属,注意:
- 儿媳女婿需标注“媳”“婿”
- 已故亲人在姓名后加“(已故)”
- 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如“视如己出的侄女某某”
要素四:特别说明——减少重复确认
提前说明这些细节,能避免后续困扰:
- 丧事从简:“遵照老人家意愿,丧事从简,不收礼金”
- 纪念方式:“恳辞花圈,可将心意捐赠至XX慈善基金”
- 联络人:“事务咨询请联系长孙某某(电话13XXXXXXXX)”
要素五:情感结尾——给思念一个出口
告别语不必拘泥于“永垂不朽”,可以更个性化:
“天堂从此有了您做的青团香”
“您的针线盒我们会好好传承”
完整模板示例
先妣X母X氏老太夫人讳[奶奶姓名],于2025年X月X日X时在[城市名]安详离世,享年XX岁。
老夫人[籍贯]人,[生平概述,如:一生勤劳简朴,尤擅苏绣,作品曾赠邻里装饰婚房。常教导晚辈“持家如绣花,要耐心细致”。]
谨定于2025年X月X日X时在[具体地址]举行追思告别会。同时开设永远怀念网上纪念馆(访问网上纪念馆页面,密码:XXXX),供远方亲友缅怀留言。
老夫人遗下:子某某/女某某(配偶已故)……孙辈某某……曾孙某某……[亲属名单]
恳辞花圈,心意可转至[奶奶心愿相关的公益项目]。
[情感结尾,如:针脚密密,织就岁月温情;教诲声声,永驻后辈心间。]
从文字到心意:更完整的纪念
在永远怀念平台,写好讣告只是第一步。您还可以为奶奶创建免费的网上纪念馆,这里不仅能永久保存讣告原文,还可以:
- 上传奶奶的刺绣作品、拿手菜谱、生活影像
- 设置密码,仅限亲友访问,守护家庭隐私
- 在清明、生日等日子,亲友可同步在线缅怀
这个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始终秉持“永久免费、公益共享”的原则,无任何会员、积分或隐藏费用。在这里,每一份朴素的思念都能找到安放之处,每一次用心的告别都值得被郑重对待。
记住这五个要素,不仅能让90%的人写出完整得体的讣告,更是给奶奶一份有始有终的生命记录——就像她当年为我们记下每个生辰八字那样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