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那年,功成名就的罗文,
在少年时代最向往的中山纪念堂,
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那次回广州演出,是他衣锦还乡。
此时的罗文,已经有着“香港乐坛教父”之称了。
罗文,1945年出生在广西百色。
出生后,他的爷爷为其取名谭百先。
他的人生,大致可分为广西、广州、香港三个时期。
罗文的父亲,年轻时曾在上海读过大学。
他的母亲,则毕业于中山大学。
所以在那个年代,罗文的家境很不错。
早先因为日军侵略两广,父母曾躲在粤北山区。
罗文的姐姐谭文玉,就是在乐昌出生的。
等到母亲怀上罗文的时候,全家返回了广西。
事实上,百色也并非罗文真正的故乡,
他的祖籍是广西的桂平。
罗文出生之际,父亲在民国政府的广西银行任职。
1947年,全家又从广西搬到了广州。
两年后的新中国成立前夕,
因为罗文父亲工作的缘故,全家一度又搬去了香港。
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国内局势逐渐稳定。
父亲得知广州的情况安定下来,决定还是回去。
于是在1949年,罗文父亲辞去了银行的工作,
而后带领全家又回到了广州。
从那之后,罗文一家便在广州定居下来。
他的父亲在建筑公司,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
彼时,罗文一家居住在广州的解放北路一带。
由于这里距离中山纪念堂很近,
罗文和姐姐,以及后来出生的妹妹,
经常到纪念堂附近玩。
中山纪念堂,成为罗文童年时代绕不开的记忆。
多年后他功成名就,第一场内地的演唱会,
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而罗文的歌唱才华,跟中山纪念堂也有着深厚的渊源。
罗文小的时候,中山纪念堂经常有各种音乐会演出。
有国内的表演,也有国外诸如苏联、捷克等国家的演出团体来表演。
当时的演出门票不贵,票价也就几毛钱,最贵也超不过一两块。
罗文和姐姐,经常到纪念堂去看演出。
门票钱是从每天父母给的早饭钱里,一分一分攒下来的。
当时由于娱乐活动匮乏,每次有演出,来看的人都很多。
为了能买到票,常常要排上很长时间的队。
罗文还记得,在纪念堂的旁边,有一家东乐戏院。
所有的门票,都是在那里出售的。
每次有演出,罗文和姐姐就轮流去排队。
有时甚至要排队一个晚上。
他们拿着小板凳在队伍里坐着。
每个人排半个晚上,有时罗文是上半夜,有时候是后半夜。
正是因为一次次的去看演出,
慢慢让罗文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姐姐谭文玉回忆,弟弟还在六七岁的时候,
就已经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了。
除了他们自己去看演出,因为母亲喜欢粤剧,
罗文也经常跟着母亲去看。
母亲是个粤剧迷,经常带着罗文他们,到人民北路的太平戏院看戏。
每次看戏回来,罗文就会模仿舞台上演员的动作和唱腔。
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此后的罗文,对粤剧越发的喜欢,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罗文让几个同学跟自己作伴,
一路跑到了麓湖路红线女的家门口。
红线女本名邝健廉,1924年出生的她,
在罗文小的时候,就已经是知名的粤剧演员了。
天真的罗文,那时候居然想拜红线女为师。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吃了闭门羹。
可即便如此,罗文对于粤剧,是更加的喜爱。
有一天,姑姑带着罗文在上下九逛街。
他们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粤剧老倌名伶罗家宝。
姑姑立刻上前跟罗家宝打招呼,并说了罗文想学粤剧的事。
随后在罗家宝的家里,罗文给他唱了一段。
罗家宝对罗文非常赞赏。
就这样,罗文正式拜师,开始学习粤剧。
罗文的小学,是在东风西路小学就读的。
那个时候还叫德宣西路小学。
初中则就读于广州盘福路的二十七中。
因为喜欢粤剧,此时的罗文,经常参加青年文化宫文工团的各种演出。
初中毕业后,罗文的理想更加明确,他在当时报考了粤剧学院。
但遗憾的是,彼时的罗文并没有考上。
学校给出的说法是,十四五岁的罗文,超龄了。
毕竟粤剧等各种戏剧的学习,都是从几岁开始就学的。
实际上,除了年龄的因素外,
还因为罗文的父亲,解放前曾在民国政府任职。
家庭成分的因素,也成为罗文报考的一个障碍。
这一次报考的失利,直接导致了罗文后来去香港发展。
他喜欢粤剧,可偏偏有各种阻拦,所以对前途充满了迷茫。
多年以后,罗文功成名就。
外界说起当年他选择去香港发展,
普遍的说法是,当时他去香港,是给患有鼻咽癌的母亲买药的。
但药没有买回来,母亲就离世了,
于是罗文随后就留在了香港。
对于这一点,罗文的姐姐后来曾给出过不同的说法。
弟弟罗文,是在1962年前后去香港的。
当时,他的母亲确实患上了鼻咽癌。
但因为病情沉重,家里人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
而在此之前,罗文的父亲也早已因病离世。
一旦母亲也去世,三个孩子的将来就成了大问题。
恰在此时,国内出入香港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罗文家里的一些亲戚,彼时都在香港。
由于申请香港的居留权容易了,
亲戚随后就跟家里商量,
你们姐弟三个,让其中一个到那边发展吧。
香港那边不管是念书还是找工作,都要容易些。
此时的罗文,正因为考不上学校而烦闷。
就这样,他决定听从亲戚的安排,去香港。
1962年的夏天,罗文正式提出申请。
当时申请的理由就是去香港买药。
不过只有家里人清楚,买药只是申请的借口,
罗文过去后,就没有打算回来。
而当时在填写申请信息的时候,他填写的年龄是1950年。
这也是为何,后来外界一直认为,
罗文当年过去香港的时候,才十二岁。
实际上,他过去香港后已经十七岁了。
来到香港后,罗文首先要养活自己。
亲戚当时开了一家裁缝店,罗文就在店里帮忙。
再后来,他又去荔园游乐场做看门的工作。
此外,罗文还在银行做过基层职员。
香港这时候除了粤语,大多数时候还要依靠英语交流。
因此在银行工作期间,
罗文还抽空去学习了英文。
来到香港两年后,邵氏在1964年举办了一次歌唱比赛。
罗文报名参赛,并一举夺得了第三名。
从那之后,罗文的歌唱事业渐渐起步。
1967年,受到披头士乐队访港演出的影响,
罗文随后和几个朋友,也组成了名为罗文四步合唱团的乐队。
他们的乐队,当时主要翻唱流行的英文歌曲。
两年之后,罗文成为了邵氏电影里的主音歌手。
此后,他与沈殿霞又成立了情侣合唱团。
不过由于演唱风格的差异,合唱团只一年多就解散了。
与此同时,此前成立的四部合唱团也解散了。
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罗文和TVB签约。
之后他主唱了多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罗文在香港歌坛也日渐走红。
他之所以被后来者奉为香港乐坛的初始级人物,
就因为在七十年代,罗文开创了多个第一。
他是第一个举办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
那是1976年,在利舞台的个人演唱会,一连举办了十五场。
1979年,他又是第一位在伦敦艾尔伯特大厅演出的亚洲艺人。
也是在这一年,
罗文先后在纽约曼迪逊公园剧场,以及新加坡国家剧场,
举行了个人演唱会。
在歌坛接连取得成就后,罗文曾想过把姐姐和妹妹,也接到香港来。
不过此时的入港政策又发生了变化。
直系亲属之间的居留权都很难申请,
兄妹之间这种旁系亲属就更难申请了。
也因此,他的姐姐和妹妹,多年来就一直生活在广州。
40岁那年,罗文回到广州,他要在中山纪念堂举办个人演唱会。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彻夜排队买票,来纪念堂看演出的小孩了。
他站在了舞台中央,成为了大厅里的主角。
当年的演唱会一连举办了七场,
罗文也成为了第一个来内地开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
随后,他又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
一曲《在我生命里》,很快家喻户晓。
多年来,罗文虽然事业有成,
但是在感情上,他一直孑然一身。
罗文唯一承认过的恋情,就是自己的初恋。
之后在歌坛上,虽然交友无数,其中也不乏异性知己,
但罗文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一直是单身状态。
整个七八十年代,是罗文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刻。
彼时就有媒体报道,他歌唱的收入已经突破千万级别。
虽然多年来一直单身,而且又忙于演出,但罗文徒弟众多。
他曾经组建过排艺社,专门培养有艺术天分的青少年。
除此之外,对于歌坛新秀的提携,罗文也是不遗余力。
郑伊健、周海媚、容祖儿以及内地的胡兵等,
都是罗文的徒弟。
然而,就在其56岁那年,他被查出患上了肝癌。
面对疾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罗文曾和病魔不懈的做着斗争。
这期间,病情曾一度有所好转。
但是到了2002年的5月份,
癌细胞再度扩散,罗文的病情急剧恶化。
2002年10月18日,罗文在香港玛丽医院病逝。
由于罗文没有妻儿,他的亲属也都在广州,
在他去世后,徒弟郑伊健曾表示,
他愿意为师父穿孝以及扛幡。
此外,罗文生前的合约主是英皇唱片。
而杨受成支付了200万港币的丧葬费,
而黄霑为他抬棺,金庸为他题字。
罗文的歌曲,曾经伴随着几代香港人成长。
他的不少经典曲目,
也经常被引用,鼓励身处逆境中的人们。
还在1996年,罗文就获得了“乐坛教父”的称号。
从他去世到现在,罗文的故事和他的歌声,
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文|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