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亲临墓地?清明网上扫墓,把对父亲的思念“寄”到云端

又是一年清明,窗外春雨绵绵,敲打着玻璃,也敲打在我心头。看着手机里老家的天气预报,暴雪橙色预警的图标格外刺眼,高速公路封闭的消息让我回乡扫墓的计划彻底落空。父亲的墓地在老家后山,此刻想必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墓碑上他的名字是否还清晰可见?指尖划过手机相册里父亲的照片,那个总是穿着深蓝色工装、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男人,离开我已经五年了。正当我望着窗外发呆时,忽然想起朋友曾推荐过的 “永远怀念” 网上纪念平台,或许,在云端,我能把对父亲的思念 “寄” 到他身边。

一、初识平台:因爱而生的心灵栖息地

第一次听说 “永远怀念” 是在父亲去世一周年时,同事小李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网址www.yyhn365.com。“这是一个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 他说,“我给我爷爷建了一个纪念馆,你也可以试试。” 当时的我沉浸在悲伤中,对网上纪念这种新形式有些排斥,总觉得虚拟的空间无法承载真实的情感。直到今年清明被大雪困住,我才重新想起这个网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浏览器。

网站首页简洁而庄重,没有花哨的广告,只有 “永远怀念 —— 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 几个醒目的大字。页面下方的简介让我心头一暖:“永远怀念源自于一个失去母亲的儿子为了纪念母亲而创办的网站。永远怀念‘因爱而起、为爱而生’。” 原来,这个平台的诞生本身就充满了爱与思念,和我此刻的心情如此契合。

点击右上角的 “注册” 按钮,注册过程简单快捷,只需填写用户名、密码和邮箱。我犹豫了一下,在用户名栏输入了 “思念父亲王建军”,密码设置成父亲的生日。点击 “注册” 后,系统立刻提示注册成功,没有多余的步骤,仿佛平台在默默等待着每一个有思念需要寄托的人。

二、创建纪念馆:为父亲打造专属的云端空间

登录平台后,我迫不及待地点击了 “创建纪念馆” 按钮。创建页面分为四个部分:纪念馆名称、上传照片、生平简介和创建。看着 “纪念馆名称” 的输入框,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写下 “父亲王建军纪念馆”,简单直接,却包含了我对他所有的眷恋。

接下来是上传照片。我从手机相册里挑选了一张父亲最有精神的照片 —— 那是我大学毕业时拍的,他穿着崭新的西装,站在学校门口,笑得无比灿烂,眼神里满是骄傲。照片上传得很快,平台还贴心地提示可以添加照片描述,我写下:“2015 年 6 月,父亲参加我的大学毕业典礼,这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在生平简介部分,我简要写下了父亲的生卒年月和主要经历:“王建军,1960 年 5 月 1 日生,2020 年 3 月 15 日逝。一生勤恳工作,热爱家庭,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我人生的榜样。”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凝聚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点击 “创建” 按钮的那一刻,屏幕上缓缓出现了一个素雅的纪念馆页面,背景是父亲喜欢的绿色,仿佛他还在那个充满生机的小院里侍弄花草。看着页面上父亲的照片和生平简介,我仿佛又回到了他身边,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一次,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带着一丝慰藉的温暖。

三、丰富纪念馆:让思念在云端绽放

创建好纪念馆后,我开始一点点丰富里面的内容,就像整理父亲生前的物品一样,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回忆。

(一)照片墙:定格时光的记忆碎片

平台的照片墙功能让我可以上传更多父亲的照片。我创建了几个相册:“工作岁月”“家庭时光”“晚年生活”。在 “工作岁月” 里,我上传了父亲穿着工装在车间工作的照片,配文:“父亲在工厂工作了 30 年,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的地方。” 在 “家庭时光” 中,我上传了很多家庭合影,有过年时的团圆饭,有暑假的海边旅行,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我们一家人的幸福时光。最让我感动的是 “晚年生活” 相册,里面有父亲退休后在家养花、钓鱼的照片,看着他悠闲自在的样子,我心里既有欣慰,又有遗憾 —— 遗憾他没能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生活。

(二)纪念文章:倾诉心底的思念

纪念馆的 “纪念文章” 板块成了我倾诉思念的地方。我写下了《父亲的自行车》《厨房里的父爱》《那盏温暖的台灯》等文章。在《父亲的自行车》里,我回忆了小时候父亲用自行车载我上下学的情景:“那辆二八自行车是父亲的宝贝,也是我的童年交通工具。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准时叫我起床,然后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学校。坐在后座上,我能感受到父亲后背的温暖,也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机油味。” 文章发表后,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女孩,父亲的背影如此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三)虚拟祭品:云端的祭扫仪式

清明当天,我早早地登录了 “永远怀念” 平台,准备为父亲进行网上祭扫。平台在清明期间推出了 “清明特辑” 祭品,有白菊、青团、香烛等传统祭品。我先点击了 “敬献白菊”,一束洁白的菊花立刻出现在父亲的照片前,旁边还显示了敬献时间:“2025 年 4 月 4 日 8:00”。接着,我又敬献了青团和香烛,看着虚拟的祭品摆放在纪念馆里,一种庄重的仪式感油然而生。

平台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 ——“放飞思念”。点击这个按钮后,我可以输入想对父亲说的话,然后生成一个虚拟的孔明灯。我写道:“爸,今年清明又没能回去看您,雪太大了,路封了。您在那边还好吗?我很想您,希望您能收到我的思念。” 点击 “放飞” 后,一个载着我思念的孔明灯缓缓升上云端,看着它越飞越远,我仿佛真的把对父亲的思念 “寄” 了出去。

四、邀请亲友:共同缅怀心中的父亲

平台的亲友共享功能让我可以邀请家人一起缅怀父亲。我通过微信把纪念馆的链接分享给了母亲和妹妹。母亲很快就回复说:“我进去看了,做得真好,看到你爸的照片,好像他还在我们身边一样。” 妹妹也留言说:“哥,我在纪念馆里上传了一张爸教我弹吉他的照片,你还记得吗?”

母亲和妹妹加入后,我们的纪念馆变得更加温馨。母亲在留言板上写下了很多父亲生前的小事,让我对父亲有了更多的了解;妹妹则上传了很多父亲的老照片,有些甚至是我从未见过的。我们一家人在云端共同缅怀父亲,分享着关于他的记忆,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父亲从未离开,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这个充满爱的云端空间里。

五、隐私保护:安心的情感港湾

作为一个注重隐私的人,我一开始很担心网上纪念馆的隐私问题。但 “永远怀念” 平台的隐私保护措施让我非常放心。平台提供了三级隐私保护:公开、密码访问和仅自己可见。我选择了密码访问模式,设置了一个只有家人知道的密码,这样既能让家人一起缅怀父亲,又能保护我们的隐私。

平台还明确表示:“在永远怀念建立的任何非公众人物都不会在互联网搜索中显示,包括任何类型的留言及讨论。三级隐私保护甚至可以让你的留言只有在你登录的状态下只能对你个人显示。” 这让我可以放心地在纪念馆里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用担心隐私泄露。

六、永久免费:纯粹的思念空间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永远怀念” 平台实行永久免费政策。无论是创建纪念馆、上传照片视频,还是敬献祭品、邀请亲友,所有操作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平台没有任何隐形收费,也没有积分、虚拟货币等附加功能,真正做到了 “以人为本、文化为根”。

这种纯粹的公益性质让我非常感动。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还有这样一个纯粹为了纪念亲人而存在的平台,实在难得。它让我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表达对父亲的思念,让思念在这个纯净的空间里自由流淌。

七、结语:云端的思念,永恒的爱

清明过后,雪渐渐融化了,但我对父亲的思念却从未停止。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打开 “永远怀念” 平台,看看父亲的照片,读读家人的留言,仿佛这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网上扫墓这种方式,一开始我是排斥的,但亲身经历后,我发现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充满了温情。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我在无法亲临墓地的情况下,依然能为父亲献上我的思念;它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寄托空间,让我可以把对父亲的爱和思念永远保存下来;它还让家人在云端相聚,共同缅怀心中的亲人,让爱在传承中永恒。

“永远怀念” 这个 “因爱而起、为爱而生” 的平台,用科技温暖了我的心,让我在无法亲临墓地的清明,把对父亲的思念 “寄” 到了云端。我知道,父亲一定能收到我的思念,因为爱,从不会被距离阻隔;因为思念,永远都在云端绽放。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