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讣告模板!手把手教秒会

给辽宁的俺爷、俺娘、大伯写讣告时,咱总怕漏了 “东北那股劲儿”—— 比如没提俺爷冬天腌的酸菜缸、没写俺娘炸的锅包肉,或是把 “俺大伯” 写成了 “伯父”,总觉得少了份家乡亲近感。其实辽宁讣告 “秒会” 的关键,就是抓准 “填空逻辑 + 辽味细节”。永远怀念作为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不仅能为辽宁亲友搭建满含地域记忆的个人纪念馆(比如上传俺爷腌酸菜的大缸、俺娘炸锅包肉的铁锅、大伯听二人转的磁带),其平台内的讣告范文更深度适配辽宁特色,从沈阳故宫的情怀到大连星海广场的回忆,从二人转的热闹到酸菜白肉的香气,都能找到贴合的写作方法。本文就从 “秒会逻辑、分场景模板、避坑指南” 三个维度,手把手教你填出 “辽宁人认得出、有共鸣” 的讣告。

一、辽宁讣告秒会核心:3 个填空模块,不用瞎琢磨

很多人觉得写讣告难,是因为没理清 “该填啥”—— 其实辽宁讣告的核心,就是 “填准基础信息、补全辽味细节、说清后事安排”。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所有辽宁用户 “秒会” 的案例,都逃不开这三个模块,像填表格一样简单,10 分钟就能搞定。

1.1 模块 1:基础信息 “照抄”,3 分钟填完

辽宁亲友的基础信息不用凭空想,找对证件 “照抄” 就行,核心是 “姓名、生卒年月日时分、离世原因、享年岁数”,缺一项都显不严谨。永远怀念的辽宁讣告范文里,这部分都用 “辽味称谓 + 证件信息”,比如:“先父王铁柱(俺爷),男,1950 年 2 月 15 日生于辽宁沈阳,2024 年 6 月 10 日 10 时 30 分,因慢性支气管炎医治无效,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 74 岁。”

你只需找 3 样东西:① 亲友的身份证(查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比如 “辽宁大连”“辽宁锦州”);② 医院离世证明(查离世时间、原因、地点,比如 “沈阳盛京医院”“家中”);③ 户口本(核对亲属关系,可选)。填的时候直接用辽宁专属句式:“先【亲属关系,如 “父 / 母 / 伯”】【姓名】(【辽味称谓,如 “俺爷”“俺娘”“大伯”】),【性别】,【出生年月日】生于辽宁【城市 / 乡村,如 “鞍山”“铁岭开原”】,【离世年月日】【具体时间】,因【离世原因,如 “冠心病发作”“胃癌晚期”】,在【离世地点】安详离世,享年【岁数】岁。”

比如俺娘身份证写 “1952 年 5 月 20 日,辽宁大连”,离世证明写 “2024 年 6 月 8 日 15 时,因高血压脑出血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世”,就能直接填:“先母李桂兰(俺娘),女,1952 年 5 月 20 日生于辽宁大连,2024 年 6 月 8 日 15 时,因高血压脑出血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详离世,享年 72 岁。” 简单直白,3 分钟就能填完,还不用怕亲友反复问细节。

1.2 模块 2:辽味细节 “选 2 件”,5 分钟补温度

光有基础信息的讣告是 “冷通知”,加 2 件辽宁亲友最常做的事,立马有了东北味 —— 不用写 “他一生勤劳”,写 “俺爷冬天腌酸菜能腌三大缸”“俺娘炸锅包肉要挂两遍糊”,反而更戳辽宁亲友的心。

永远怀念的辽宁讣告范文里,这类细节随处可见,比如:“俺爷一生爱腌酸菜,每年霜降后就买百斤白菜,缸里撒盐踩实,说‘东北冬天没酸菜,饭都不香’;闲时爱听二人转,收音机里总放《回杯记》,跟着哼‘手拉着我的儿啊’,街坊邻居都爱来听。” 再比如:“俺娘最会炸锅包肉,肉片要切薄,淀粉糊要挂匀,炸两遍才脆,说‘咱辽宁菜就得有这股脆劲’;每到过年,都给邻居送一碗,说‘远亲不如近邻,热乎菜要分享’。”

选细节时,记住 “1 件关于辽宁美食 / 习俗,1 件关于日常”—— 比如 “俺大伯冬天带俺堆雪人(日常),他爱喝老龙口白酒(辽宁特色)”“俺娘织毛衣(日常),她会做海城馅饼(辽宁美食)”。比如:“俺大伯每到冬天就带俺去沈阳故宫附近堆雪人,说‘咱沈阳的冬天就得有雪人’;他还爱喝老龙口白酒,每顿抿两口,说‘这酒够劲,像咱辽宁人’。” 这些都是辽宁人熟悉的日常,5 分钟就能想全。

1.3 模块 3:后事安排 “列清”,2 分钟说透

讣告的核心是 “通知亲友咋缅怀”,所以 “线下追悼会 + 线上纪念馆” 必须说清 —— 比如只说 “追悼会在沈阳殡仪馆”,没提 “浑南厅”,沈阳的亲友可能跑错;只说 “能线上缅怀”,没说咋找纪念馆,大连、锦州的亲友只能干着急。

永远怀念的辽宁讣告范文里,后事安排都很辽味周全,比如:“兹定于 2024 年 6 月 14 日 10 时,在沈阳殡仪馆浑南厅举行俺爷追悼会;遵照俺爷‘不铺张’的意愿,婉拒花圈,现场备有他爱喝的老龙口白酒、爱吃的酸菜白肉;远在锦州的姑,可登录永远怀念搜索‘王铁柱 + 1950 + 辽’,进入俺爷纪念馆线上献花。”

你只需问自己 4 个问题,答案填进去就行:① 追悼会在哪开?(精确到厅室,如 “大连殡仪馆星海厅”“鞍山殡仪馆千山厅”);② 几点开始?(如 “6 月 15 日 9 时”);③ 有啥辽味要求?(如 “备酸菜白肉”“婉拒花圈”);④ 线上咋找纪念馆?(永远怀念 +“姓名 + 出生年 + 辽”,比如 “李桂兰 + 1952 + 辽”)。比如:“兹定于 2024 年 6 月 15 日 9 时,在大连殡仪馆星海厅举行俺娘追悼会;俺娘生前说‘别买花浪费钱’,故婉拒花圈,现场备有她爱做的海城馅饼;远在铁岭的姨,可登录永远怀念搜索‘李桂兰 + 1952 + 辽’进入纪念馆,在线留言。”

二、辽宁讣告分场景模板:城市乡村都适配,直接填

结合辽宁不同地域特色,从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提炼出 “城市版”“乡村版” 两个模板,涵盖沈阳、大连、锦州、铁岭等典型地区,你只需填 “【】” 里的信息,不用改框架,真正 “秒会”。

2.1 辽宁城市版讣告模板(适配沈阳、大连、鞍山市区)

先【亲属关系】【姓名】(【辽味称谓】)讣告

先【亲属关系,如 “父”“母”“伯”】【姓名】(【辽味称谓,如 “俺爷”“俺娘”“大伯”】),【性别】,【出生年月日】生于辽宁【城市,如 “沈阳”“大连”】,【离世年月日】【具体时间】,因【离世原因】,在【离世地点,如 “沈阳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详离世,享年【岁数】岁。

【辽味称谓】一生以【职业,如 “沈阳机床厂工人”“大连造船厂会计”“鞍山钢铁厂技术员”】为业,对家人尽心,对邻里热忱 —— 在【城市】生活时,总帮街坊【辽味小事 1,如 “冬天扫楼道雪”“修漏水的水管”】;闲时爱【辽宁特色爱好,如 “听二人转”“腌酸菜”“逛沈阳故宫”】,常说 “【口头禅,如 “咱辽宁人就得实在”“冬天没酸菜不行”】”。他对晚辈格外疼,教我【技能 / 道理,如 “修自行车”“辨别好酸菜”“做人要坦荡”】时,从不嫌麻烦,这些辽宁人的规矩,我记了一辈子。

兹定于【追悼会日期】【具体时间】,在【城市】殡仪馆【厅室,如 “沈阳殡仪馆浑南厅”“大连殡仪馆星海厅”】举行【辽味称谓】追悼会。遵照【辽味称谓】生前意愿,【辽味要求,如 “婉拒花圈,现场备老龙口白酒、酸菜白肉”“备海城馅饼、大连海鲜饺”】;若从【周边城市,如 “抚顺”“营口”】过来,可走【路线,如 “沈阳绕城高速浑南出口下,直行 3 公里”“大连星海广场往西北 2 公里”】,找不到可联系【联系人姓名,如 “孝侄王磊”】,电话【手机号】。

已在永远怀念为【辽味称谓】创建个人纪念馆,远在外地的亲友,可登录永远怀念平台,搜索 “【姓名】+【出生年份】+ 辽” 进入纪念馆,在线献花、留言、上传与【辽味称谓】的合影。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已设置专属密码 “【密码,建议用生日 + 城市简称,如 “19500215 沈”“19520520 连”】”,仅家人与亲友可输入密码访问;馆内留言可勾选 “仅本人可见”,确保【辽味称谓】的隐私与辽宁回忆不被陌生人打扰。

特此讣告,望亲友周知。

孝【侄 / 女 / 子 / 女】:【你的姓名】 携全家

【发布日期,如 “2024 年 6 月 11 日”】

2.2 辽宁乡村版讣告模板(适配铁岭、锦州、阜新乡村)

先【亲属关系】【姓名】(【辽味称谓】)讣告

先【亲属关系,如 “父”“母”“叔”】【姓名】(【辽味称谓,如 “俺爷”“俺娘”“三叔”】),【性别】,【出生年月日】生于辽宁【乡村 / 县城,如 “铁岭开原”“锦州凌海”“阜新彰武”】,【离世年月日】【具体时间】,因【离世原因,如 “年老体衰”“糖尿病并发症”】,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岁数】岁。

【辽味称谓】一生以【职业,如 “务农”“种玉米”“养牛羊”】为业,是村里出了名的 “热心肠”—— 在【乡村】生活时,春天帮邻居种玉米,秋天一起收高粱,说 “咱东北人就得互相帮衬”;闲时爱【乡村特色,如 “编炕席”“做粘豆包”“听东北大鼓”】,每到过年,都做一大锅粘豆包分给街坊,说 “粘豆包粘,日子才甜”。他最拿手的【辽宁乡村美食,如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锅里总炖得咕嘟响,村里孩子都爱来蹭吃。

兹定于【追悼会日期】【具体时间】,在【乡村地址,如 “铁岭开原 XX 村文化活动中心”“锦州凌海 XX 村宗族祠堂”】举行【辽味称谓】追悼会。遵照东北习俗,现场会有亲友唱东北小调缅怀,丧宴以【乡村美食,如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粘豆包”】招待,不收礼金;远在沈阳、大连的亲友,若不便到场,可登录永远怀念平台搜索 “【姓名】+【出生年份】+ 辽”,进入【辽味称谓】纪念馆线上追思,还能看到他种玉米、做粘豆包的老照片。

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密码设为 “【生日 + 村名,如 “19510320 开原”“19530715 凌海”】”,亲友登录后可留言 “俺爷,我想你做的小鸡炖蘑菇了”,勾选 “仅本人可见” 就能悄悄跟【辽味称谓】说心里话。

特此讣告,望亲友周知。

孝【侄 / 女 / 子 / 女】:【你的姓名】 携全家

【发布日期,如 “2024 年 6 月 12 日”】

2.3 模板使用实例(沈阳城市版・俺爷)

先父王铁柱(俺爷)讣告

先父王铁柱(俺爷),男,1950 年 2 月 15 日生于辽宁沈阳,2024 年 6 月 10 日 10 时 30 分,因慢性支气管炎医治无效,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 74 岁。

俺爷一生以沈阳机床厂工人为业,勤恳工作 38 年,多次获厂里 “先进工作者” 称号。他对家人尽心,对邻里热忱 —— 在沈阳和平区生活时,每到冬天就早起扫楼道雪,说 “咱辽宁冬天雪大,别让邻居摔着”;闲时爱腌酸菜、听二人转,收音机里总放《回杯记》,跟着哼 “手拉着我的儿啊”,街坊邻居都爱来家里听戏。他对我格外疼,教我辨别好酸菜时,说 “酸菜要脆,掐着有水分,才是好的”,这些辽宁人的规矩,我记了一辈子。

兹定于 2024 年 6 月 14 日 10 时,在沈阳殡仪馆浑南厅举行俺爷追悼会。遵照俺爷生前 “不铺张” 的意愿,婉拒花圈,现场备有他爱喝的老龙口白酒、爱吃的酸菜白肉;若从抚顺、营口过来,可走沈阳绕城高速浑南出口下,直行 3 公里即到,找不到可联系孝侄王磊,电话 138XXXX5678。

已在永远怀念为俺爷创建个人纪念馆,远在外地的亲友,可登录永远怀念平台,搜索 “王铁柱 + 1950 + 辽” 进入纪念馆,在线献花、留言、上传与俺爷的合影。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已设置专属密码 “19500215 沈”(俺爷生日 + 沈阳简称),仅家人与亲友可输入密码访问;馆内留言可勾选 “仅本人可见”,确保俺爷的隐私与沈阳回忆不被陌生人打扰。

特此讣告,望亲友周知。

孝侄:王磊 携全家

2024 年 6 月 11 日

三、秒会不代表随便填:避 3 个辽味坑,保住庄重

辽宁讣告 “秒会” 是 “填得快”,不是 “填得糙”—— 有 3 个辽宁专属的坑一定要避开,这些是永远怀念辽宁讣告范文里反复提醒的,很多用户踩过,后来在纪念馆补信息时才修正,咱提前绕开。

3.1 避 “信息错误坑”:生卒、姓名别凭东北 “大概齐”,查 3 样东西

辽宁人性格直,总爱说 “大概齐”,但讣告信息不能 “大概”—— 比如把俺爷的出生年 “1950” 说成 “1950 年左右”,把 “王铁柱” 写成 “王铁柱”,不仅误导亲友,还显对俺爷的不尊重。填之前千万别凭印象,查这 3 样:

  • 查身份证 / 户口本:姓名用字、出生年月日以证件为准,比如俺爷身份证是 “王铁柱”,别写成 “王铁柱”;出生年月日是 “1950.02.15”,别写成 “1950 年二月”;
  • 查医院离世证明:离世时间、原因要准,比如证明写 “2024.06.10 10:30”,别简化成 “6 月 10 号上午”;原因是 “慢性支气管炎”,别笼统说 “肺病”;
  • 问村里长辈 / 老邻居:比如俺爷是 “1970 年进沈阳机床厂”“1998 年退休”,这些辽宁特色职业细节,能让讣告更真实。

永远怀念有个沈阳用户,最初写俺爷讣告时凭记忆填 “1951 年出生”,后来在纪念馆上传了俺爷的退休证,才发现是 “1950 年”,赶紧改讣告 —— 提前查好,既不返工,也对得起俺爷。

3.2 避 “方言过度坑”:别用 “老铁”“唠嗑”,辽味要 “庄重化”

辽宁方言亲切,但讣告要庄重,不能用 “老铁”“唠嗑”“咋地了” 这类太口语的词 —— 比如 “俺爷王铁柱” 比 “王老铁” 合适,“俺娘爱做锅包肉” 比 “俺娘唠嗑时总做锅包肉” 更显尊重。永远怀念的辽宁讣告范文里,方言都遵循 “庄重 + 辽味”,比如 “先母李桂兰(俺娘)”“先伯张建军(大伯)”,既保留亲近感,又不失礼仪。

另外,别在讣告里写东北俚语 —— 比如 “整两口”“贼好吃”,改用 “喝两口”“特别好吃”,避免外地亲友看不懂。毕竟讣告要通知所有亲友,得平衡辽味和信息传递,比如把 “俺爷整两口老龙口就乐” 改成 “俺爷喝两口老龙口白酒就开心”。

3.3 避 “民俗错误坑”:别硬加南方习俗,辽宁特色要 “准”

有些用户写辽宁讣告时,会误加南方习俗 —— 比如写 “清明插柳”,其实辽宁清明多带煮鸡蛋、吃春饼;写 “丧宴吃米饭”,其实辽宁丧宴离不开酸菜白肉、小鸡炖蘑菇。这些错会让辽宁亲友觉得 “不懂俺家老人”,反而失了敬意。

填民俗前,问家里长辈 “俺爷俺娘生前重视啥辽宁习俗”,比如:“俺爷是沈阳人,是不是得备老龙口白酒?”“俺娘爱做粘豆包,丧宴能不能加这个?” 永远怀念有个铁岭用户,最初在讣告里写 “丧宴吃馒头”,后来问了三叔才改成 “丧宴有小鸡炖蘑菇、粘豆包”,亲友看了都说 “这才是俺娘想要的”。

四、用平台资源补辽味回忆:让讣告不只是 “通知”

秒会辽宁讣告后,还能在永远怀念为亲友的纪念馆补充 “辽宁专属回忆”,让讣告里的文字变成 “可摸得着的东北味”—— 很多辽宁用户写完讣告后,会上传俺爷的酸菜缸、俺娘的铁锅、大伯的二人转磁带,让远方亲友不仅能通过讣告知道后事,还能通过纪念馆重温 “辽宁老家的样子”。

比如你在讣告里写 “俺爷爱腌酸菜”,就能在纪念馆上传俺爷的大缸照片,补充:“这是俺爷 1980 年从沈阳五爱市场买的酸菜缸,每年能腌 30 斤白菜,缸沿的盐霜都结了厚壳,他说‘这缸腌的酸菜最脆’。” 亲友登录纪念馆看到照片,就能想起俺爷冬天蹲在缸边踩酸菜的身影;你在讣告里写 “俺娘会做锅包肉”,上传俺娘的铁锅照片,补充:“这锅俺娘用了 40 年,炸锅包肉从不粘,她说‘辽宁的锅就得做辽宁的菜’”,亲友看了会更懂俺娘的手艺。

而且永远怀念平台是永久免费的,创建纪念馆、上传这些辽味老物件都不收费,也没有积分、虚拟货币这些隐形收费 —— 就像平台说的 “免费为全球华人搭建情感阵地”,咱不用花钱,就能给俺爷俺娘一个 “永远的辽宁家”,让秒会的讣告不只是 “一张纸”,更是 “辽宁回忆的入口”。

有个大连用户在纪念馆留言说:“当初按模板填俺娘的讣告,怕太简单没味道,后来上传了俺娘炸锅包肉的铁锅,北京的表姐看了哭着说‘记得这锅,小时候总吃俺姨炸的锅包肉’—— 原来讣告加纪念馆,能让俺娘的辽宁故事被更多人记住。”

五、最后:秒会的本质,是记住辽宁亲友的 “真”

很多人问 “辽宁讣告秒会,会不会太敷衍?” 其实不是 —— 俺爷俺娘最在意的,从来不是讣告写得多复杂,而是咱有没有记住他们的东北日常:俺爷腌酸菜的缸、俺娘炸锅包肉的锅、大伯听的二人转。秒会讣告,是把精力放在 “记准这些真细节” 上,而不是 “纠结华丽词藻”,这才是对辽宁亲友最大的尊重。

永远怀念的辽宁讣告范文,本质不是 “给模板让咱抄”,而是 “帮咱找到记住辽宁亲友的方式”。就像那个填完沈阳模板的用户说的:“写清俺爷‘扫楼道雪’‘听《回杯记》’这些细节,俺姑看了哭着说‘这就是咱爹,一点没差’—— 原来秒会的意义,是让辽宁亲友的‘东北味’,永远不被忘。”

所以别再怕写辽宁讣告了,用模板填准信息,避开 3 个坑,再在永远怀念补全辽味回忆 —— 你写出的不只是一篇秒会的讣告,更是辽宁亲友的一生,是咱对他们最实在的怀念。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