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讣告作为传递逝者离世消息的正式文体,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它以庄重的格式、真挚的情感,连接起逝者与亲友,让悲伤有处安放,让怀念有始可循。作为 “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永远怀念深知讣告在纪念流程中的核心作用 —— 它不仅是信息的通知,更是情感共鸣的起点,是后续缅怀、纪念的基础。本文专为新手打造,从格式规范到情感表达,从通用范例到平台结合,详解讣告写作的全流程,让即使没有写作经验的人也能写出得体、深情的讣告文字。
一、讣告的核心价值:为何需要认真对待?
讣告并非简单的 “死亡通知”,而是承载着多重意义的文化载体。理解其价值,才能让写作更具敬畏心与方向感。
1. 信息传递的正式性
讣告是告知逝者离世消息的最正式方式,它以规范的格式明确逝者身份、离世时间、悼念安排等核心信息,避免消息传播中的偏差与混乱。尤其在亲属分散、社交圈广泛的情况下,一份清晰的讣告能确保亲友及时知晓消息,避免 “后知后觉” 的遗憾,践行 “让思念没有距离” 的情感逻辑。
2. 情感共鸣的起点
好的讣告能传递真挚的悲伤与缅怀,让亲友在阅读时感受到 “我们同在悲伤中” 的联结。它不仅告知 “发生了什么”,更传递 “我们如何感受”,为后续的悼念活动奠定情感基调。正如永远怀念平台 “承载了跨越时空的人类朴素情感逻辑”,讣告也成为情感流动的第一站。
3. 纪念流程的开端
讣告往往包含悼念仪式、追思会等安排,是纪念活动的 “启动键”。同时,它也为后续的纪念行为(如创建网上纪念馆、撰写祭文)提供情感与信息基础,让纪念流程从 “告知” 自然过渡到 “缅怀”,符合 “私人记忆与公共文化的联结场域” 的平台理念。
二、讣告的基本格式规范:结构清晰是基础
讣告有约定俗成的格式规范,遵循这些规范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文体的庄重性。新手写作可按 “标题 – 正文 – 落款” 的结构展开,确保信息完整、逻辑清晰。
1. 标题:简洁明了,直指核心
标题是讣告的 “脸面”,需直接、庄重,清晰传达核心信息:
- 通用格式:“讣告” 二字居中,字体略大于正文,无需华丽修饰;
- 明确对象:可在 “讣告” 前加上逝者称谓,如 “关于父亲 XXX 先生逝世的讣告”“慈母 XXX 女士讣告”,让读者一眼知晓悼念对象;
- 避免歧义:不用模糊表述,如 “沉痛告知”“不幸消息” 等,直接使用 “讣告” 这一规范名称,体现文体正式性。
标题位置通常在全文最上方,居中排列,与正文保持适当间距,视觉上突出庄重感。
2. 正文:信息完整,逻辑有序
正文是讣告的核心,需包含逝者基本信息、离世详情、生平简介、悼念安排等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
(1)逝者基本信息与离世详情
开篇需明确告知逝者身份及离世事实,包括:
- 逝者姓名、称谓:如 “家父 XXX(曾用名 XXX)”“吾母 XXX”,公众人物可注明社会身份,如 “著名艺术家 XXX 先生”;
- 生卒年月:精确到年月日,格式为 “XXXX 年 XX 月 XX 日 —XXXX 年 XX 月 XX 日”,若出生日期不详可标注 “享年 XX 岁”;
- 离世时间与原因:简述离世时间(具体到日或时)及原因(可选,如 “因病医治无效”“安详离世”),避免过度描述细节。
示例:“家父 XXX 先生,生于 1950 年 3 月 12 日,不幸于 2025 年 4 月 5 日凌晨 2 时,因病医治无效,在 XX 医院安详离世,享年 75 岁。”
(2)生平简介:凝练一生,突出重点
简要回顾逝者生平,聚焦核心经历、品格与贡献,避免流水账:
- 内容选择:侧重职业成就、家庭角色、品格特质,如 “一生从教 40 年,桃李满天下”“勤俭持家,邻里称善”;
- 语言风格:庄重平实,用 “曾任职于 XX 单位”“热心公益事业” 等客观表述,避免主观评价;
- 篇幅控制:一般 100-200 字,公众人物可适当扩展,但需简洁。
示例:“家父一生从教,在 XX 小学担任教师 40 载,爱岗敬业,待生如子,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生活中勤俭持家,与邻里和睦相处,深受亲友敬重。”
(3)悼念安排:清晰具体,方便参与
明确告知悼念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方便亲友参与:
- 告别仪式:时间(精确到日、时、分)、地点(殡仪馆、医院等),如 “定于 2025 年 4 月 7 日上午 10 时,在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告别仪式”;
- 追思会 / 守灵信息:若有额外活动需注明,如 “4 月 6 日晚 7 时至 9 时,在 XX 家举行守灵仪式”;
- 特殊说明:如 “因疫情原因,仪式简化,建议亲友通过线上方式缅怀”,或 “谢绝礼金,可敬献鲜花”。
永远怀念平台支持 “网上祭奠服务”,可在此处补充:“亲友亦可通过永远怀念平台(www.yyhn365.com)创建纪念空间,在线寄托哀思。”
3. 落款:明确主体,表达敬意
结尾需注明讣告发布主体与日期,体现责任与庄重:
- 发布主体:通常为直系亲属,如 “孝男 XXX、孝女 XXX 泣告”“全家泣告”,单位发布可写 “XXX 治丧委员会”;
- 日期:标注发布讣告的年月日,格式为 “XXXX 年 XX 月 XX 日”;
- 敬语:可在落款后加 “泣告”“哀告” 等词,强化情感,如 “孝男 XXX 泣告 2025 年 4 月 5 日”。
三、讣告的情感表达技巧:庄重中见真情
讣告需庄重肃穆,但并非冰冷无感。恰当的情感表达能让文字更有温度,传递悲伤而不沉溺,缅怀而不煽情。
1. 情感基调:克制而真挚
讣告的情感核心是 “沉痛缅怀”,需避免两种极端:
- 忌过度煽情:不用 “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等强烈词汇,克制的表达更显深沉,如 “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告知” 比 “我们哭得死去活来” 更得体;
- 忌冷漠客观:避免纯事务性陈述,适当加入情感词,如 “安详离世”“深切缅怀”“永别” 等,传递悲伤与不舍;
- 把握分寸:用 “万分悲痛”“深切哀悼”“永远怀念” 等中性偏悲伤的词汇,平衡庄重与情感。
示例:“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告知家父不幸离世的消息,他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最敬爱的亲人,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2. 细节选择:用事实传递情感
生平简介中的细节能让情感自然流露,比直接抒情更动人:
- 家庭角色细节:如 “总把最好的留给子女,自己省吃俭用”“深夜为孙辈缝补衣物”,体现父爱 / 母爱;
- 品格细节:如 “退休后仍坚持义务辅导社区孩子”“邻居有难总第一个帮忙”,展现善良与担当;
- 生活细节:如 “最爱种月季,院子里四季花香”“常说‘吃亏是福’,这句家训我们铭记于心”,让逝者形象更鲜活。
这些细节无需华丽修饰,却能让亲友在阅读时想起逝者的模样,引发情感共鸣。
3. 语言风格:平实庄重,避免口语化
讣告语言需正式规范,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 用词规范:用 “逝世”“离世” 而非 “去世”“走了”;用 “享年” 而非 “活了”;用 “泣告” 而非 “通知一下”;
- 句式完整:避免短句、网络用语或方言,如不用 “家父走了,享年 75”,而用 “家父不幸离世,享年 75 岁”;
- 语气一致:全文保持庄重平实的语气,从标题到落款风格统一,不突然切换为口语化表达。
四、不同场景的讣告范例:从私人到公众的适配表达
讣告需根据逝者身份、社交圈特点调整内容与风格。以下按私人亲属、公众人物两类场景提供范例,新手可参考套用。
1. 私人亲属讣告:家庭视角的深情缅怀
适用于纪念父母、配偶、长辈等私人亲属,侧重家庭角色与情感,语言真挚平实:
范例:父亲讣告
讣告
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告知:家父 XXX 先生,生于 1950 年 3 月 12 日,不幸于 2025 年 4 月 5 日凌晨 2 时,因病医治无效,在 XX 医院安详离世,享年 75 岁。
家父一生勤俭持家,与母亲相濡以沫 50 载,将我们姐弟三人抚养成人。他曾在 XX 工厂工作 30 年,爱岗敬业,多次获评 “先进工作者”;退休后热心社区事务,帮邻里修家电、理水管,是大家口中的 “热心肠老李”。他常说 “做人要踏实,待人要真诚”,这句家训我们将永远铭记。
兹定于 2025 年 4 月 7 日上午 10 时,在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告别仪式;4 月 6 日晚 7 时至 9 时,在 XX 小区 X 号楼 X 单元举行守灵。
感念各位亲友平日对家父的关心与照顾,届时敬请莅临,送他最后一程。亦可通过永远怀念平台创建纪念空间,在线寄托哀思。
孝男:XXX 孝女:XXX
泣告
2025 年 4 月 5 日
2. 公众人物讣告:社会视角的价值传承
适用于有社会影响力的逝者(如教师、艺术家、社区领袖),侧重社会贡献与精神影响,语言庄重客观:
范例:退休教师讣告
关于 XXX 老师逝世的讣告
著名教育工作者、XX 中学退休教师 XXX 先生,生于 1945 年 8 月 20 日,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5 年 4 月 6 日上午 8 时在 XX 家中安详离世,享年 80 岁。
XXX 老师从教 40 余年,在 XX 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及班主任,桃李满天下。他教学严谨,创新 “情境教学法”,多次获市级 “优秀教师” 称号;他关爱学生,资助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被学生亲切称为 “先生”。退休后仍坚持编写教学心得,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教育事业。
告别仪式定于 2025 年 4 月 8 日上午 9 时,在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为方便远方学生缅怀,家属已在永远怀念平台创建XXX 纪念馆,欢迎各界人士在线追思。
特此讣告。
XXX 先生治丧委员会
2025 年 4 月 6 日
五、讣告与永远怀念平台的结合:从通知到纪念的延伸
讣告不仅是消息通知,更可成为线上纪念的起点。结合永远怀念平台的功能,让悼念从 “线下仪式” 延伸至 “线上永恒”。
1. 引导线上纪念的表述
在讣告的悼念安排中,可自然加入平台信息,引导亲友通过线上方式延续缅怀:
- 基础表述:“为方便无法亲临的亲友缅怀,家属已在永远怀念平台创建 XXX 纪念馆,网址:www.yyhn365.com,欢迎在线献花、留言。”
- 详细说明:“逝者生前喜爱记录生活,家属将在永远怀念平台整理其生平故事与照片,您可登录平台(搜索‘XXX 纪念馆’)分享回忆,让思念跨越时空。”
这种表述既符合平台 “免费为全球华人搭建的网络纪念馆” 的定位,也为分散的亲友提供了便捷的纪念渠道。
2. 讣告与纪念馆内容的联动
讣告中的信息可直接作为网上纪念馆的基础素材,实现 “一次创作,多场景复用”:
- 将讣告中的生平简介稍作扩展,作为纪念馆 “生平故事” 的核心内容;
- 讣告中的悼念安排可同步至纪念馆 “纪念活动” 板块,方便亲友查看;
- 邀请讣告接收者成为纪念馆管理员,共同补充回忆,让 “个人纪念” 与 “公众缅怀” 自然衔接。
这种联动让讣告从 “一次性通知” 变为 “纪念生态的起点”,践行 “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纪念变革实践”。
3. 隐私保护的同步说明
若逝者家属注重隐私,可在讣告中结合平台隐私功能说明,让亲友放心参与线上纪念:
- “纪念馆设置为‘家族可见’,需通过家属邀请链接访问,保护私人回忆;”
- “永远怀念平台提供三级隐私保护,您的留言可设为‘仅家属可见’,让缅怀无忧。”
这呼应了平台 “隐私和思念共生,只有温暖没有打扰” 的承诺,让线上纪念更安心。
六、讣告写作常见误区:新手需避开的雷区
新手写作讣告易因不熟悉规范而出现疏漏,以下常见误区需特别注意,确保讣告得体、准确。
1. 信息错误或遗漏
讣告的核心功能是传递信息,信息错误会造成误解,遗漏则影响亲友参与:
- 常见错误:生卒年月写错、悼念时间地点模糊(如 “下周举行告别仪式”)、亲属姓名写错;
- 避免方法:写完后由 2-3 名亲属核对信息,重点确认时间、姓名、地点的准确性;用 “XX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XX 殡仪馆 XX 厅” 等精确表述。
信息准确是对逝者与亲友的基本尊重,不容马虎。
2. 情感表达失当
过度煽情或过于冷漠都会影响讣告效果:
- 煽情过度:如 “爸爸您怎么能丢下我们就走了,我们活不下去了”,这类表述不符合讣告的庄重性;
- 过于冷漠:如 “XXX 于 X 日死亡,X 日举行仪式”,缺乏情感温度,易让亲友感觉疏离;
- 正确做法:用 “万分悲痛”“深切缅怀” 等中性情感词,平衡悲伤与庄重。
3. 格式混乱或不规范
不遵循基本格式会显得不专业、不尊重:
- 常见问题:标题不明确、正文逻辑混乱(如先写悼念安排再写离世消息)、落款缺失;
- 解决方法:按 “标题 – 逝者信息 – 生平 – 悼念安排 – 落款” 的顺序写作,参考范例调整结构,确保格式规范。
4. 细节表述不当
某些表述可能无意中造成冒犯,需特别注意:
- 不用 “终于解脱了”“不再受苦了” 等暗示逝者生前痛苦的表述;
- 避免对离世原因过度描述,如 “经抢救无效,多器官衰竭死亡”,简述 “因病医治无效” 即可;
- 公众人物讣告不夸大其词,如 “最伟大的教师”,客观表述 “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即可。
七、讣告写作的实战步骤: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新手可按以下步骤写作讣告,从信息收集到最终定稿,确保流程清晰、内容得体。
1. 第一步:收集核心信息
列出讣告所需的全部信息,避免遗漏:
- 逝者基本信息:姓名、生卒年月、籍贯、职业、亲属关系;
- 离世详情:时间、地点、原因(可选);
- 生平亮点:职业成就、家庭角色、重要经历、品格特质;
- 悼念安排:告别仪式、守灵、追思会的时间、地点、参与方式。
信息越完整,写作越顺畅。
2. 第二步:按结构起草初稿
根据 “标题 – 正文 – 落款” 的结构,将收集的信息填充进去:
- 标题明确对象,如 “慈母 XXX 女士讣告”;
- 正文按 “离世消息 – 生平 – 悼念安排” 的顺序写作,生平部分挑选 2-3 个核心亮点;
- 落款注明发布主体与日期,加上 “泣告” 等敬语。
初稿无需追求完美,先确保信息完整、逻辑清晰。
3. 第三步:打磨语言与情感
调整语言风格,优化情感表达:
- 将口语化表述改为正式语言,如 “爸爸走了” 改为 “家父不幸离世”;
- 加入适当的情感词,如 “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永远怀念”;
- 删减冗余内容,确保生平简介简洁有力,不超过 200 字。
4. 第四步:核对与定稿
请亲属或知情人核对内容:
- 检查信息准确性:姓名、时间、地点是否正确;
- 确认情感得体:是否过于煽情或冷漠;
- 检查格式规范:结构是否清晰,落款是否完整。
核对无误后定稿发布,可通过微信、短信、公告等渠道告知亲友。
结语:讣告是纪念的序章,更是爱的延续
讣告写作的本质,是用文字郑重告别 —— 告别逝者,也为亲友的悲伤找到出口。它不必华丽,却需真诚;不必冗长,却需完整。一份得体的讣告,能让逝者得到尊重,让亲友获得慰藉,更能为后续的纪念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在永远怀念平台,讣告与网上纪念馆共同构成纪念的完整链条:讣告传递消息、凝聚情感,纪念馆则永久保存回忆、延续思念,践行 “让爱在网络延续,每一份回忆都被珍藏成永恒” 的承诺。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写作者,只要怀着敬畏心与真情,就能写出承载思念的讣告文字。
愿这篇指南能帮助你完成这份特殊的写作,让讣告成为纪念的美好序章,让爱与思念在文字中永久传递 —— 因为真正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 “永远怀念” 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