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挽联模板(私藏干货・适配本地俗情)

江西素重礼义,丧仪讲究 “哀而不滥、敬而有仪”,挽联更需贴合江右乡俗 —— 既要含追思之切,又要融本地印记(如赣鄱风光、耕读家风、客家情、瓷都意等)。以下分 “长辈、同辈、晚辈、通用” 四类模板,均标注适配场景与本地化调整技巧,新手可直接套用。

一、挽长辈模板(父母、祖辈,最常用)

1. 挽父亲(适配江西多数地区,含 “耕读”“持家” 元素)
  • 上联:一生耕赣土、育儿女,凭双手撑家,常念 “勤能补拙”,今驾鹤西去,空留案上残棋、堂前旧椅;
  • 下联:半世守家风、教子孙,以厚德处世,总言 “善可传家”,此焚香北望,唯剩膝下哀思、梦里慈容;
  • 横批:父德永昭(或 “痛失严君”“音容宛在”)

2. 挽母亲(融入江西 “持家、炊食” 特色,如米粉、腊肉、米酒)

  • 上联:灯下缝衣、灶前烹粉,廿载操持,把苦日子熬成甜,犹记冬夜温米酒、夏晨晒腊肉,慈恩比赣水长;
  • 下联:床前尽孝、膝下承欢,今朝永别,将哀思埋进心,只剩堂中悬遗像、案上供清茶,寸草报春晖难;
  • 横批:慈母千秋(或 “痛失萱堂”“恩深似海”)

3. 挽祖父 / 祖母(可加江西地域符号:庐岳、井岗、客家围屋等)

  • 上联:忆当年,居庐岳下(或 “住客家围屋”“守鄱湖岸”),带孙儿摘茶籽、种稻菽,笑谈江右旧时光,如今只剩松间月;
  • 下联:看此日,立灵堂前,率后辈焚香纸、奠酒浆,哭念先亲往日恩,往后再无膝下欢;
  • 横批:祖德流芳(或 “痛失祖考 / 祖妣”)

二、挽同辈模板(兄弟、姐妹、配偶,重 “情分” 与 “共历”)

1. 挽兄长(贴合江西 “手足互助” 俗情,可提 “共闯事业、同撑家”)
  • 上联:同胎共乳、同耕赣田,曾并肩闯商海(或 “共守祖业”),你说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今兄先去,谁与话当年风雨;
  • 下联:一屋同食、一灯同话,常对坐论家常,我叹 “手足情深,难分你我”,此弟来奠,唯以寄此日哀思;
  • 横批:手足永诀(或 “痛失长兄”)
2. 挽配偶(融江西 “偕老” 愿景,如 “共种茶花、同赏鄱湖”)
  • 上联:结发数十秋,同守赣鄱家,你织布、我耕田(或 “你教书、我持家”),曾约老来共看庐岳雪,奈何君先辞,空留孤影伴寒灯;
  • 下联:焚香三叩首,独奠阴阳隔,我拭泪、谁解愁,今念昔时同饮家乡酒,此后路独行,只剩相思绕故园;
  • 横批:生死契阔(或 “痛失良伴”)
三、挽晚辈模板(子女、侄甥,重 “惋惜” 与 “牵挂”,忌过悲)
  • 上联:稚子(或 “贤甥”)初长成,正待逐赣鄱风云,谁料天不假年,留我白发人送黑发人,肠断肝裂;
  • 下联:亲情犹未报,还盼承家传孝悌,怎知梦碎今朝,剩此冷灵堂忆暖笑语,泪洒千行;
  • 横批:痛彻心扉(或 “来世再续”)
四、通用挽联模板(适用于族亲、乡邻、同事,含江西 “睦邻”“厚德” 理念)
  • 上联:居赣地为邻(或 “共事 / 同族”),见君常行厚德事,助邻、扶弱、守初心,如今驾鹤归西去,乡中少一良善;
  • 下联:立灵前致哀,念昔每忆热心肠,谈古、论今、话家常,此后焚香寄哀思,世上失一好人;
  • 横批:德范长存(或 “深切缅怀”)
私藏干货:江西本地适配 3 大要点(亲测好用)
  1. 地域元素别漏,瞬间 “贴乡俗”
    • 若逝者是景德镇人,可加 “瓷艺”(如 “一生研瓷艺,巧手捏出千年韵”);
    • 若在赣南客家地区,可提 “围屋”“客家山歌”(如 “围屋传歌音犹在,客家好儿今远行”);
    • 若在鄱阳湖畔,可写 “渔舟”“稻菽”(如 “一生摇橹耕鄱湖,半世撒网养家人”)。
  2. 称谓要合江西口语,更显亲切
    • 江西部分地市(如吉安、宜春)称父亲为 “爷”(yá),母亲为 “娘”,挽联中可写 “痛失吾爷”“慈娘远行”;
    • 称祖父为 “公”,祖母为 “婆”,可写 “公去留德”“婆恩难忘”,比书面语更贴本地习惯。
  3. 情感忌空泛,加 “江西生活细节” 更动人
    • 别写 “品德高尚”,不如写 “常帮邻居晒稻谷”“每到过年就教晚辈做艾米果”;
    • 别写 “勤劳持家”,不如写 “凌晨三点磨米粉,只为儿女早餐香”—— 江西人重 “实感”,细节最戳心。
使用注意事项(江西丧仪特殊讲究)
  1. 格式规范:上联居右(逝者方),下联居左(生者方),横批居中;上联尾字必为 “仄声”(如 “去、事、裂”),下联尾字必为 “平声”(如 “容、难、欢”),忌平仄颠倒。
  2. 字数对等:上下联字数需相同,江西丧仪忌 “长短句”,一般以 7-11 字为宜,太长显冗杂。
  3. 避免 “犯讳”:若逝者名字中有常用字(如 “明”“华”),挽联中需避开,可用 “君”“公”“先亲” 替代,以示尊重。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