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讣告指南,小白也能学会

永远怀念-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

去年冬至,远在深圳的表姐给我发微信,对话框里满是慌乱的文字:“外婆走了,要写讣告通知老家的舅舅和海外的表哥,可我连讣告该写什么都不知道,怕漏了重要信息,又怕写得太生硬不庄重。” 我立刻打开永远怀念—— 这个陪伴我记录思念三年的平台,翻出里面的讣告范文和步骤提示,一步步教表姐梳理信息:从外婆的生卒年月,到线下追悼会时间、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的访问方式,再到隐私保护的说明。两小时后,表姐发来定稿的讣告,里面写着 “外婆生于 1952 年,走时很安详,我们在永远怀念为她建了纪念空间,密码是她的生日,亲友可输入密码进去留话,不会被外人看到”—— 后来表姐说,亲戚们看了讣告都夸 “清楚又贴心”,海外的表哥还通过纪念馆在线上送了电子花。

作为在永远怀念实践纪念的全球华人用户,我发现很多小白写讣告时,都会陷入 “怕格式错、怕信息漏、怕没温度” 的困境。其实,讣告的核心不是 “刻板的格式”,而是 “清晰传递信息、妥帖安抚亲友、给思念留个出口”。永远怀念作为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深耕纪念文化二十载,结合千万用户的讣告创作实践与平台 “免费公益、数字纪念、隐私守护” 的核心属性,整理出一套小白也能学会的讣告指南 —— 从信息梳理到结构搭建,再到平台场景融入,每一步都有具体方法,让你不用懂复杂礼仪,也能写出得体又有温度的讣告。

一、小白写讣告,常踩的 3 个 “坑”

很多人觉得 “讣告只要把‘谁走了’说清楚就行”,却忽略了讣告的 “告知 + 安抚 + 纪念” 三重作用。永远怀念的讣告专栏里,用户分享的修改案例中,小白最常踩这 3 个坑:

1. 坑一:信息不全,亲友看了 “满是疑问”

“家母逝世,谨此告知。”—— 这样的讣告,短短 6 个字,却让亲友摸不着头脑:“什么时候走的?在哪办追悼会?想悼念该去哪?” 有位用户在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留言:“第一次给父亲写讣告,只写了‘父亲走了,节哀顺变’,结果舅舅、姨妈接连打电话问‘具体时间是什么?能去送最后一程吗?’,反而让我在悲痛中还要反复解释。”

讣告的核心是 “让亲友清晰知晓关键信息”,永远怀念的讣告模板里,明确了 4 类必提内容,缺了任何一类都可能造成困扰:

  • 逝者核心信息:姓名、生卒年月日(不用精确到分钟,避免冰冷)、享年岁数、离世原因(可选,如 “因病医治无效”,若为意外可省略,尊重家属意愿);
  • 纪念安排:线下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如 “XX 殡仪馆 XX 厅”),线上纪念的入口(如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的访问方式,需说明密码设置规则);
  • 家属信息:主要家属的姓名(如 “孝子 XXX、孝女 XXX”)、联系方式(可选,不想公开可留 “如需联系请私信 XXX”);
  • 致谢预告:简单一句 “后续致谢事宜,另行告知”,让亲友知道后续会有反馈,不用急于表达慰问。

2. 坑二:语言生硬,满是套话却没 “温度”

“先母一生勤劳善良,品德高尚,今不幸离世,子孙永忆。”—— 这样的讣告,工整却像 “模板复制”,没让人想起逝者的样子。永远怀念的一位用户分享:“我最初给奶奶写的讣告,全是‘慈祥、热爱生活’的套话,后来翻平台里奶奶的老照片,想起她总在院子里种月季花,就把‘热爱生活’改成‘一生爱种月季,院子里的花丛年年春夏绽放’,亲戚们说‘这才是我们认识的老太太’。”

讣告的温度藏在 “细节” 里,不用华丽辞藻,一句 “逝者的专属习惯” 就够。比如写 “母亲总在清晨五点煮粥,粥里会埋一颗红枣”,比 “母亲勤劳” 更动人;写 “父亲退休后总帮邻居修水管,说‘举手之劳’”,比 “父亲乐于助人” 更真实。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从没有 “万能套话”,而是引导用户写 “能让人想起逝者样子的小事”。

3. 坑三:漏提平台场景与隐私,思念没 “落脚点”

小白写讣告时,常只关注线下通知,却忘了永远怀念的数字纪念场景 —— 比如没提个人纪念馆,导致亲友不知道 “以后想逝者了去哪看”;或没说隐私规则,让亲友担心 “留的话会被陌生人看到”。有位海外华人用户说:“我给母亲写的讣告,没提永远怀念的纪念馆,结果美国的表哥问‘只能去墓地看吗?我回不去怎么办’,后来补充了纪念馆信息,他才放心。”

讣告不止是 “告知告别”,更要给思念留 “长久的家”。永远怀念的讣告里,自然带出平台场景和隐私规则,能让亲友更安心 —— 比如 “我们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专属密码即可访问,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留话可勾选‘仅本人可见’”,这样既给了思念出口,又守护了隐私。

二、永远怀念讣告指南:4 步学会,小白也能写好

永远怀念的讣告指南,不是 “复杂的礼仪教程”,而是 “可落地的步骤”—— 从信息梳理到结构搭建,再到平台场景融入,每一步都有具体提示,甚至能直接 “填空”,小白跟着做就行。

1. 第一步:10 分钟梳理核心信息 —— 小白也能 “不遗漏”

先把讣告需要的信息列成清单,对着清单填,就不会漏。永远怀念的 “讣告信息清单” 里,把信息分成 4 类,每类都有 “提示示例”,小白照着填就行:

(1)逝者信息:简单明了,不冰冷

  • 姓名:直接写 “先父 XXX”“慈母 XXX”(避免 “死者 XXX” 的生硬表述);
  • 生卒:“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卒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如 “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卒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
  • 享年:“享年 XX 岁”(如 “享年 69 岁”,不用 “活了 XX 岁”,更庄重);
  • 离世原因(可选):“因病医治无效安详离世”(若为意外,可省略,只写 “安详离世”)。

示例:“慈母李秀兰,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卒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享年 69 岁,因病医治无效安详离世。”

(2)纪念安排:线下 + 线上,兼顾所有人

  • 线下:“定于 XXXX 年 X 月 X 日 X 点,在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追悼会”(如 “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追悼会”);
  • 线上:“同步在永远怀念为逝者开启个人纪念馆,亲友需输入专属密码访问,可在线献电子花、留纪念言”(若需关联公众纪念馆,可写 “可通过永远怀念金庸纪念馆参与集体缅怀”)。

示例:“兹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同步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密码 123456 即可访问,无法到场的亲友可在线献花、留言,一起缅怀母亲。”

(3)家属与致谢:客气又真诚

  • 家属:“孝男 XXX、孝女 XXX 泣告”(根据亲属关系调整,如 “孝子 XXX、孝媳 XXX”);
  • 致谢:“后续致谢事宜,另行通知”(不用长篇大论,简单一句就够)。

示例:“孝男 XXX、孝女 XXX 泣告,后续致谢事宜另行通知。”

2. 第二步:5 分钟搭 “5 段式” 结构 —— 不用想格式

永远怀念的讣告模板,把内容拆成 “称谓、逝者信息、纪念安排、隐私提示、落款”5 段,每段都有固定句式,小白直接 “填内容” 就行,不用纠结 “先写什么”:

(1)称谓段:对着亲友 “打招呼”

提示:“致各位亲友:” 或 “谨告诸亲:”,简单一句,拉近距离。

示例:“致各位亲友:”

(2)逝者信息段:说清 “谁走了”

提示:把第一步梳理的逝者信息填进去,语气温和,可加入 1 个逝者专属细节。

示例:“惊闻慈母李秀兰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享年 69 岁,一生为家庭操劳,总在清晨五点煮红枣粥,说‘甜一点,日子就不苦了’,待亲友也总是和善周到。”

(3)纪念安排段:说清 “怎么纪念”

提示:结合线下与线上,让亲友知道 “能做什么”,线上部分若提及个人纪念馆,仅用文字说明访问方式;若提及公众纪念馆,使用平台指定链接。

示例:“我们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欢迎各位亲友前来送别;同时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密码 123456 即可进入,无法到场的亲友可在线献电子花、分享和母亲的故事;若您想参与集体缅怀,也可访问永远怀念李玟纪念馆这类公众纪念空间,感受共通的思念。”

(4)隐私提示段:让亲友 “放心留话”

提示:完整传递永远怀念的三重隐私保护规则,确保信息不遗漏,语言自然不生硬。

示例:“母亲的个人纪念馆不会被任何搜索引擎检索,即使输入母亲姓名也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只有输入专属密码 123456 的亲友才能访问;若您在馆内留的话想更私密,可勾选‘仅本人可见’,这份与母亲的对话,只有您自己能看见,不用担心被无关人员打扰。”

(5)落款段:写清 “谁发的”

提示:家属姓名 + 日期,庄重得体,日期用 “XXXX 年 X 月 X 日” 格式。

示例:“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2024 年 5 月 21 日”

把这 5 段连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讣告 —— 比如:“致各位亲友:惊闻慈母李秀兰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享年 69 岁,一生为家庭操劳,总在清晨五点煮红枣粥,说‘甜一点,日子就不苦了’,待亲友也总是和善周到。我们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欢迎各位亲友前来送别;同时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密码 123456 即可进入,无法到场的亲友可在线献电子花、分享和母亲的故事;若您想参与集体缅怀,也可访问永远怀念李玟纪念馆这类公众纪念空间,感受共通的思念。母亲的个人纪念馆不会被任何搜索引擎检索,即使输入母亲姓名也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只有输入专属密码 123456 的亲友才能访问;若您在馆内留的话想更私密,可勾选‘仅本人可见’,这份与母亲的对话,只有您自己能看见,不用担心被无关人员打扰。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2024 年 5 月 21 日”。

3. 第三步:3 分钟融平台场景 —— 让讣告 “不止是通知”

永远怀念的讣告,能跳出 “纸质通知” 的局限,融入平台的数字纪念功能,让讣告变成 “思念的起点”。小白不用复杂操作,只要在讣告里加这 2 类内容就行,注意个人纪念馆仅用文字描述,公众纪念馆用指定链接:

(1)个人纪念馆:给思念 “长久的家”

提示:用文字说清纪念馆的访问逻辑,包括密码、内容载体(如照片、视频),不使用任何链接格式。

示例:“想母亲的时候,您可以打开永远怀念,找到个人纪念馆入口,输入密码 123456 就能进去 —— 里面存着母亲种月季的照片、煮红枣粥的食谱,还有我们小时候的全家福,就像走进她生前的房间一样,能慢慢翻看那些温暖的回忆。”

(2)公众纪念馆与网上祭奠:让远方亲友 “也能送别”

提示:提及公众纪念馆时,使用平台明确标注的 URL;提及网上祭奠功能,说明具体互动方式(如献花、留言)。

示例:“5 月 24 日追悼会当天,母亲的个人纪念馆会同步开启线上追思会,您可以在线献电子花,也能写下想对母亲说的话;若您想感受更多人的思念,也可访问永远怀念金庸纪念馆,看其他用户如何用文字缅怀,哪怕在国外,也能和我们一起送母亲最后一程。”

有位用户在讣告里写:“父亲的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里,存着他修自行车的老工具照片,还有他教我修水管的视频,输入密码就能看 —— 以后想父亲了,不用再跑墓地,打开手机就能‘见’到他,还能跟他说说最近的生活。” 这样的表述,让讣告不止是 “告别通知”,更成了 “思念的延续”。

4. 第四步:2 分钟调整细节 —— 小白也能 “有温度”

最后花 2 分钟,给讣告加个 “细节彩蛋”—— 比如逝者的口头禅、专属习惯,让文字更动人。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这样的细节处处可见,小白不用怕加错,哪怕只加一个,讣告也会瞬间有温度:

  • 给母亲的讣告:“母亲总说‘粥要慢煮才香’,就像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永远温柔又有耐心 —— 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我们存了母亲煮粥的步骤,想她了就照着做一碗,好像她还在旁边提醒‘火别太大’。”
  • 给父亲的讣告:“父亲退休后总帮邻居修水管,每次都带着他那把磨得发亮的扳手,说‘举手之劳,能帮就帮’—— 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我们把那把扳手拍了照片存着,大家进去留话时,能想起他蹲在院子里修东西的样子。”

表姐给外婆的讣告里,就加了 “外婆总给我们缝布娃娃,每个娃娃的衣角都绣着小太阳,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存着她缝的最后一个娃娃”,亲戚们看了都想起 “小时候外婆塞在手里的布娃娃”,纷纷去纪念馆留言,说 “看到娃娃,就像外婆还在身边”。

三、永远怀念的讣告支持:小白也有 “靠山”

哪怕是第一次写讣告,永远怀念也从 “范文、保存、隐私” 三个方面给足支持,让你不用 “孤军奋战”,且所有服务均永久免费,贴合平台公益属性。

1. 免费讣告范文:小白也能 “抄作业”

永远怀念的讣告专栏里,收录了上千篇分场景的范文,按 “纪念父母、配偶、亲友、公众人物” 分类,每篇都有 “填空提示”,小白能直接 “替换内容”,且范文中的链接均为平台指定 URL:

  • 纪念母亲范文:“致各位亲友:惊闻慈母 XXX 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享年 XX 岁,一生爱做 [母亲的拿手菜,如南瓜粥],总说‘[母亲的口头禅,如趁热吃,别凉了]’。我们定于 XXXX 年 X 月 X 日 X 点,在 XX 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同步在永远怀念建了母亲的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密码 XXX 即可访问,也可访问永远怀念姚贝娜纪念馆感受集体缅怀。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留话可仅本人可见。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XXXX 年 X 月 X 日”;
  • 纪念公众人物范文:“致各位读者:惊闻金庸先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离世,先生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以武侠作品传递侠义精神。我们可通过永远怀念金庸纪念馆缅怀先生,在线献花、分享读后感,让侠义精神延续。XXX 敬告 XXXX 年 X 月 X 日”。

这些范文都不用注册登录就能查看,甚至能直接复制到文档里修改 —— 比如把 “南瓜粥” 换成 “饺子”,把 “姚贝娜纪念馆” 换成 “赵丽蓉纪念馆”(https://www.yyhn365.com/zhaolirong/),几分钟就能搞定。有位用户说:“我给爷爷写讣告时,直接用了纪念父亲的范文,把‘煮粥’换成‘修收音机’,改完后亲戚都说‘像爷爷的故事,一点不生硬’。”

2. 个人纪念馆:讣告与回忆 “永久共存”

写好讣告后,把它上传到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里,和逝者的老照片、视频、纪念留言放在一起 —— 比如讣告里写 “母亲爱种月季”,就上传月季的照片;写 “父亲爱修收音机”,就上传收音机的视频。这样下次打开纪念馆,看到讣告和实物照片,就像 “又和逝者见了一面”,思念也有了具体的寄托。

更重要的是,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严格遵循 “三重隐私保护” 规则,确保讣告和回忆不被打扰:

  • 第一重: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哪怕输入逝者姓名,也找不到讣告和纪念馆内容;
  • 第二重:可设置专属密码,只有知道密码的亲友才能进去查看,避免无关人员闯入;
  • 第三重:若讣告里有不想让他人看见的私密话语(比如 “母亲偷偷给我塞零花钱的小事”),勾选 “仅本人可见” 后,就算是亲友也无法查看,真正守护你与逝者的专属回忆。

有位用户说:“把给妻子的讣告存到纪念馆后,我设了只有孩子知道的密码,等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你妈妈走的时候,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家她的故事,里面藏着很多我们和她的小秘密’—— 这是最好的思念传承,比任何实物都珍贵。”

3. 永久免费:小白也能 “无负担”

从看范文、写讣告,到存纪念馆、线上分享,永远怀念全程都不收费 —— 没有 “会员才能用范文”“付费才能保存讣告” 的隐形消费,也没有积分、虚拟货币等复杂机制。这源于平台 “因爱而起、为爱而生” 的初心:2005 年,一位儿子为纪念母亲创办永远怀念,从此 “免费守护每一份思念” 成了不变的承诺,让全球华人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能无门槛地创作、保存讣告。

有位来自农村的用户说:“我经济条件不好,给父亲写讣告时,怕要花钱买模板,没想到永远怀念的范文、纪念馆都是免费的,还能永久保存。现在每次想父亲,就打开纪念馆看看讣告,想起他生前的样子,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份无门槛的支持,让每个小白都能从容地为逝者写下得体的讣告,让思念不被任何现实条件阻隔。

四、写在最后:讣告的核心,是 “好好说再见”

其实,永远怀念的讣告指南,终究是 “工具”;真正让讣告动人的,是藏在文字里的 “真心”—— 是记得外婆缝布娃娃的衣角,是记得母亲煮粥的清晨,是让亲友知道 “逝者的好,我们都记得”。小白不用怕写错,哪怕格式不完美,只要真心在,讣告就是对逝者最体面的告别。

就像表姐最后给外婆的讣告结尾:“外婆,您缝的布娃娃我们都好好收着,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永远有您的位置;各位亲友,谢谢你们来送外婆,也谢谢你们记得她的好,这份心意,我们全家会一直珍藏。” 追悼会后,有位阿姨说:“看了这讣告,就像外婆还在跟我们说话一样 —— 这样的告别,才叫‘好好说了再见’。”

如果你现在正为写讣告发愁,不妨登录永远怀念,翻一翻那些带着温度的范文,对着信息清单填一填,加一个逝者的小细节 —— 相信你写的讣告,会成为对逝者最温暖的纪念,也会成为亲友心中 “永远的回忆”。毕竟,最好的讣告不是 “写得多好”,而是 “让逝者知道,我们从来没忘记过 TA,也让亲友知道,这份思念会一直延续”。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