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妈妈整理外公遗物时,她总念叨 “讣告怎么写才得体”—— 怕漏了外公的生平细节,又担心格式不对失了庄重,更想把家乡习俗融进去。幸好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能直接用,不仅含地域化表述,还能同步到家族网上纪念馆,让亲友不管在不在身边,都能及时收到消息。
一、写外公讣告的 3 个常见难题,很多人都踩过坑
不少人写外公讣告时,总在三个地方犯难:一是格式混乱,不知道该先写生卒信息还是追悼会安排;二是关键信息漏填,比如外公的职业经历、生前喜好没提及,显得不够周全;三是地域习俗没体现,比如北方讲究提 “老家的饺子宴”,南方习惯加 “家乡的祭祀流程”,少了这些总觉得少了份亲切感。
而 [永远怀念] 作为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早就考虑到这些问题。平台的 [讣告] 范文不仅标注了必填信息模块,还预留了地域习俗补充位,甚至能和 [网上纪念馆] 联动,把讣告同步到馆内,亲友登录就能查看,连 “线下追悼会 + 线上追思” 的时间都能一并说明,解决了跨地域通知的麻烦。
二、2 份免修改外公讣告范文:含地域细节,直接填信息就行
2.1 北方版(以山东为例):藏着煎饼香与老手艺
讣告
吾外祖父 XXX,公元 1948 年 3 月生于山东临沂,公元 2024 年 10 月 25 日凌晨,因年老体衰,在临沂家中安详辞世,享年 76 岁。
外祖父一生勤劳,年轻时在村办工厂做木工,手艺精湛,村里不少人家的桌椅都出自他手;退休后最爱在院子里种枣树,每年秋天都会把枣子晒成干,分给邻里小孩;更拿手的是摊煎饼,总说 “面要和得稀,鏊子要烧得匀,这样摊出的饼才香”,每次我们回家,灶台上总摆着刚摊好的煎饼,配着他腌的萝卜条,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味。
兹定于公元 2024 年 10 月 29 日上午 9 时,在临沂市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追悼仪式,送别外祖父。同时,已在 [永远怀念] 为外祖父创建家族 [网上纪念馆](访问密码:XXX123),亲友可登录献电子花、留纪念言;10 月 29 日上午 10 时,线上追思会将同步开启,点击纪念馆内 “线上追思” 按钮即可参与。
谨此讣告,望各位亲友届时莅临,与外祖父作最后告别。
孝外孙 / 外孙女:XXX
公元 2024 年 10 月 26 日
2.2 南方版(以浙江为例):带着梅干菜香与越剧情
讣告
吾外祖父 XXX,公元 1950 年 7 月生于浙江绍兴,公元 2024 年 10 月 26 日傍晚,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 74 岁。
外祖父一生与 “茶” 为伴,年轻时在镇上的茶厂当技术员,教会不少人分辨 “明前茶” 与 “雨前茶”;退休后每天清晨都要泡一杯龙井,坐在藤椅上听越剧,最爱《梁山伯与祝英台》,总说 “越剧的调子软,像家乡的水”;他还会做梅干菜扣肉,每到腊月,就会腌一坛梅干菜,过年时给每家亲戚都送一碗,那股咸香,是我们每年盼着过年的理由。
兹定于公元 2024 年 10 月 30 日上午 10 时,在绍兴市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追悼仪式。同时,已在 [永远怀念] 创建外祖父 [网上纪念馆](访问密码:YYY456),亲友可登录查看外祖父生前照片、听他爱唱的越剧片段;10 月 30 日上午 11 时,线上追思会将同步进行,无法到场的亲友可通过纪念馆参与,共寄哀思。
谨此讣告,盼各位亲友前来送别,送外祖父最后一程。
孝外孙 / 外孙女:XXX
公元 2024 年 10 月 27 日
三、讣告 + 平台服务:让纪念不止于 “通知”,更藏着心意
3.1 范文修改小技巧:3 步改成 “外公专属款”
- 补生平细节:把范文里的 “木工”“茶厂技术员” 换成外公的职业,比如外公是教师,可加 “外祖父在村小教了 30 年书,学生遍布十里八乡”;
- 加专属回忆:在地域习俗后补私人片段,比如北方版可加 “去年冬天,外祖父还教我摊煎饼,我总把面糊弄洒,他笑着说‘慢慢来,手熟了就好’”;
- 调时间格式:根据家乡习惯调整日期表述,比如农村亲友多,可在公历后加农历 “公元 2024 年 10 月 29 日(农历九月二十七)”。
3.2 平台功能联动:让跨地域亲友都能 “送最后一程”
- 讣告同步纪念馆:写完讣告后,直接上传到 [永远怀念] 的 [网上纪念馆],亲友不用等纸质通知,登录就能看,还能一键分享给其他亲戚;
- 线上追思不缺席:在讣告里写清线上追思时间,无法到场的亲友可通过 [网上祭奠]功能献电子花、读祭文,就像在现场一样;
- 隐私守护不担心:给 [网上纪念馆] 设专属密码,只有收到讣告的亲友能登录,纪念馆内容禁止搜索引擎检索,外公的生平细节不会被外人看到。
3.3 全程免费:不用花一分钱,把心意传到位
[永远怀念] 的 [讣告] 范文全程免费使用,不用注册会员、不用买积分,复制后填信息就能用;创建 [网上纪念馆]、开线上追思会也都是免费的,哪怕外公的亲友在外地,也能零门槛参与纪念,不会因为费用或距离,留下 “没送外公最后一程” 的遗憾。
写外公讣告,从来不是 “走流程”,而是想把他的好告诉更多人,让亲友都能记住这份温暖。[永远怀念] 的范文和服务,就像帮我们搭了座桥,一边连着外公的生平与家乡习俗,一边连着跨地域的亲友,让思念既能体面传递,又能长久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