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讣告没头绪?永远怀念步骤拆解

永远怀念-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

去年冬至,远在广州的表妹给我打了通哭腔的电话:“外公走了,要写讣告通知老家的舅舅和国外的表哥,我对着空白文档坐了两小时,不知道从哪下笔 —— 怕漏了追悼会时间,又怕写得太生硬,让亲戚们觉得不尊重。” 我立刻打开永远怀念,翻出平台里按步骤整理的讣告创作指南,一步步帮她梳理:从外公的生卒年月、线下告别仪式安排,到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的访问密码,再到隐私保护的说明。两小时后,表妹的讣告里有了 “外公生于 1949 年,走时很安详,我们在永远怀念为他建了纪念空间,密码是他的生日,亲友输入密码就能进去留话,不会被外人看到”—— 后来她告诉我,亲戚们看了都夸 “清楚又暖心”,国外的表哥还通过纪念馆在线上献了电子花。

作为在永远怀念记录思念四年的全球华人用户,我发现很多人写讣告时,都会陷入 “怕格式错、怕信息漏、怕没温度” 的困境。其实,讣告的创作从来不是 “靠天赋”,而是有可落地的步骤 —— 永远怀念作为全球华人免费共享的网上纪念平台,深耕纪念文化二十载,结合千万用户的讣告实践,把 “写讣告” 拆成 5 个清晰步骤,每个步骤都贴合平台 “公益属性、数字纪念、隐私守护” 的核心定位,哪怕是第一次写,也能从容完成。

一、写讣告没头绪?先破 3 个常见卡点

很多人觉得 “讣告难写”,其实是没避开几个隐形卡点。永远怀念的讣告专栏里,用户分享的修改案例中,这些卡点几乎是所有人的 “第一难题”:

1. 卡点一:不知道 “该写哪些信息”,生怕漏关键

“家母离世,节哀顺变。”—— 这样的讣告,短短 8 个字,却让亲友满是疑问:“什么时候走的?在哪办追悼会?想悼念该联系谁?” 有位用户在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留言:“第一次给父亲写讣告,只写了‘父亲走了,谢谢大家关心’,结果姑姑、舅舅接连打电话问‘具体时间是什么?能去送最后一程吗?’,反而让我在悲痛中还要反复解释。”

其实,讣告的核心是 “让亲友清晰知晓纪念相关的关键信息”。永远怀念的讣告创作中,有 4 类信息是绝对不能漏的:

  • 逝者核心信息:姓名、生卒年月日(不用精确到分钟,避免冰冷)、享年岁数、离世原因(可选,如 “因病医治无效”,若为意外可省略,尊重家属意愿);
  • 纪念安排:线下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如 “XX 殡仪馆 XX 厅”),线上纪念的入口(如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的访问方式);
  • 家属信息:主要家属的姓名(如 “孝子 XXX、孝女 XXX”)、联系方式(可选,不想公开可留 “如需联系请私信 XXX”);
  • 隐私提示:若提及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需说明隐私规则,让亲友放心留话。

2. 卡点二:语言太生硬,满是套话没温度

“先父一生勤劳善良,品德高尚,今不幸离世,子孙永忆。”—— 这样的讣告,工整却像 “模板复制”,没让人想起逝者的样子。永远怀念的一位用户分享:“我最初给奶奶写的讣告,全是‘慈祥、热爱生活’的套话,后来翻平台里奶奶的老照片,想起她总在院子里种茉莉花,就把‘热爱生活’改成‘一生爱种茉莉,院子里的花香年年夏天都在’,亲戚们说‘这才是我们认识的老太太’。”

讣告的温度藏在 “细节” 里,不用华丽辞藻,一句 “逝者的专属习惯” 就够。比如写 “母亲总在清晨五点煮粥,粥里会埋一颗红枣”,比 “母亲勤劳” 更动人;写 “父亲退休后总帮邻居修水管,说‘举手之劳’”,比 “父亲乐于助人” 更真实。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从没有 “万能套话”,而是引导用户写 “能让人想起逝者样子的小事”。

3. 卡点三:不会结合线上场景,思念没 “落脚点”

很多人写讣告时,只关注线下通知,却忘了永远怀念的数字纪念场景 —— 比如没提个人纪念馆,导致亲友不知道 “以后想逝者了去哪看”;或没说隐私规则,让亲友担心 “留的话会被陌生人看到”。有位海外华人用户说:“我给母亲写的讣告,没提永远怀念的纪念馆,结果美国的表哥问‘只能去墓地看吗?我回不去怎么办’,后来补充了纪念馆信息,他才放心。”

讣告不止是 “告知告别”,更要给思念留 “长久的家”。永远怀念的讣告里,自然带出平台场景和隐私规则,能让亲友更安心 —— 比如 “我们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专属密码即可访问,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留话可勾选‘仅本人可见’”,这样既给了思念出口,又守护了隐私。

二、永远怀念讣告创作 5 步拆解:小白也能落地

永远怀念的讣告步骤,不是 “复杂的礼仪教程”,而是 “跟着做就能成” 的行动指南 —— 从信息梳理到结构搭建,再到平台场景融入,每一步都有具体提示,甚至能直接 “填空”,小白跟着做就行。

1. 第一步:10 分钟梳理 4 类核心信息 —— 不遗漏、不冗余

先把讣告需要的信息列成清单,对着清单填,就不会漏。永远怀念的 “讣告信息清单” 里,把信息分成 4 类,每类都有 “提示示例”,小白照着填就行:

(1)逝者信息:简单明了,带 1 个细节

  • 姓名:直接写 “先父 XXX”“慈母 XXX”(避免 “死者 XXX” 的生硬表述);
  • 生卒:“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卒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如 “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卒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
  • 享年:“享年 XX 岁”(如 “享年 69 岁”,不用 “活了 XX 岁”,更庄重);
  • 细节:加 1 个逝者的专属习惯,如 “母亲总在清晨煮红枣粥”“父亲爱修旧收音机”。示例:“慈母李秀兰,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卒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享年 69 岁,因病医治无效安详离世。母亲一生爱煮红枣粥,每天清晨五点就站在厨房,说‘甜一点,日子就不苦了’。”

(2)纪念安排:线下 + 线上,兼顾所有人

  • 线下:“定于 XXXX 年 X 月 X 日 X 点,在 XX 殡仪馆 XX 厅举行追悼会”(如 “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追悼会”);
  • 线上:“同步在永远怀念为母亲建了个人纪念馆,亲友输入密码 XXX 即可访问,可在线献电子花、留纪念言”(若想关联公众纪念馆,可写 “也可访问永远怀念李玟纪念馆感受集体缅怀”)。示例:“我们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欢迎各位亲友前来送别;无法到场的亲友,可通过永远怀念为母亲建的个人纪念馆参与纪念,密码 123456,馆内有母亲煮粥的食谱和种茉莉的照片。”

(3)家属与致谢:客气又真诚

  • 家属:“孝男 XXX、孝女 XXX 泣告”(根据亲属关系调整,如 “孝子 XXX、孝媳 XXX”);
  • 致谢:“感谢各位亲友在母亲离世后给予的帮助,后续致谢事宜另行通知”(不用长篇大论,简单一句就够)。示例:“孝男 XXX、孝女 XXX 泣告,感谢各位亲友的关心与帮助,后续致谢事宜将另行告知。”

(4)隐私提示:完整传递三重规则

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有 “三重隐私保护”,讣告里提一句,能让亲友放心留话:

  • 规则 1:“纪念馆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即使输入母亲姓名也找不到”;
  • 规则 2:“需输入专属密码才能访问,避免无关人员打扰”;
  • 规则 3:“留言可勾选‘仅本人可见’,您和母亲的悄悄话不会被别人看到”。示例:“母亲的个人纪念馆有三重保护: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需密码访问,留言可仅本人可见,大家留话时不用有任何顾虑。”

2. 第二步:5 分钟搭 “4 段式结构”—— 不用想 “先写什么”

永远怀念的讣告模板,把内容拆成 “称谓、核心信息、纪念安排、落款”4 段,每段都有固定句式,小白直接 “填内容” 就行,不用纠结顺序:

(1)称谓段:对着亲友 “打招呼”

提示:“致各位亲友:” 或 “谨告诸亲:”,简单一句,拉近距离。

示例:“致各位亲友:”

(2)核心信息段:说清 “谁走了”“走得如何”

提示:把第一步梳理的逝者信息填进去,语气温和,带 1 个细节。

示例:“惊闻慈母李秀兰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享年 69 岁,一生爱煮红枣粥,每天清晨五点就站在厨房,说‘甜一点,日子就不苦了’,待亲友也总是和善周到。”

(3)纪念安排段:说清 “怎么纪念”“怎么保护隐私”

提示:结合线下与线上,把纪念安排和隐私规则放在一起,逻辑更顺。

示例:“我们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欢迎各位亲友前来送别;无法到场的亲友,可通过永远怀念为母亲建的个人纪念馆参与纪念,密码 123456,馆内有母亲煮粥的食谱和种茉莉的照片。母亲的纪念馆有三重保护: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需密码访问,留言可仅本人可见,大家留话时不用有任何顾虑;若您想感受集体缅怀的温暖,也可访问永远怀念姚贝娜纪念馆,看其他用户如何用文字传递思念。”

(4)落款段:写清 “谁发的”“什么时候发的”

提示:家属姓名 + 日期,庄重得体,日期用 “XXXX 年 X 月 X 日” 格式。

示例:“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2024 年 5 月 21 日”

把这 4 段连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讣告 —— 比如:“致各位亲友:惊闻慈母李秀兰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1955 年 3 月 12 日,享年 69 岁,一生爱煮红枣粥,每天清晨五点就站在厨房,说‘甜一点,日子就不苦了’,待亲友也总是和善周到。我们定于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在 XX 殡仪馆告别厅举行线下追悼会,欢迎各位亲友前来送别;无法到场的亲友,可通过永远怀念为母亲建的个人纪念馆参与纪念,密码 123456,馆内有母亲煮粥的食谱和种茉莉的照片。母亲的纪念馆有三重保护: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需密码访问,留言可仅本人可见,大家留话时不用有任何顾虑;若您想感受集体缅怀的温暖,也可访问永远怀念姚贝娜纪念馆,看其他用户如何用文字传递思念。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2024 年 5 月 21 日”。

3. 第三步:3 分钟加 “温度细节”—— 让讣告不像 “模板”

很多人写的讣告像 “流水账”,问题出在 “少了细节”。花 3 分钟加 1 个 “逝者的专属场景”,讣告就会瞬间有温度。永远怀念的讣告范文里,这样的细节处处可见:

(1)加 “生活习惯”:想起逝者的日常

比如给父亲的讣告:“父亲退休后总帮邻居修水管,每次都带着他那把磨得发亮的扳手,说‘举手之劳,能帮就帮’—— 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我们把那把扳手拍了照片存着,大家进去就能想起他蹲在院子里修东西的样子。”

(2)加 “口头禅”:听见逝者的声音

比如给母亲的讣告:“母亲总说‘粥要慢煮才香’,就像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永远温柔又有耐心 —— 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我们存了母亲煮粥的步骤,想她了就照着做一碗,好像她还在旁边提醒‘火别太大’。”

(3)加 “未完成的小事”:让思念有延续

比如给外婆的讣告:“外婆总说想看到表哥结婚,现在表哥已经有了未婚妻,我们会在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把表哥的婚讯告诉外婆 —— 就像她还在我们身边,听我们说家里的事。”

表妹给外公的讣告里,就加了 “外公总在傍晚坐在院子里听京剧,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存着他常听的《霸王别姬》片段”,亲戚们看了都想起 “外公摇着蒲扇听戏的样子”,纷纷去纪念馆留言,说 “听到京剧,就像外公还在”。

4. 第四步:2 分钟查 “3 个关键”—— 避免低级错

写好后,花 2 分钟检查 3 个地方,就能避免大部分错误,永远怀念的用户都在用这个 “查错清单”:

(1)查信息:有没有漏 “追悼会时间 / 密码”

重点看纪念安排里的 “线下时间、地点” 和 “线上密码”,比如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 有没有写清 “上午”,“XX 殡仪馆” 有没有写清 “XX 厅”,“密码 123456” 有没有写错数字 —— 这些信息错了,会让亲友白跑一趟或进不了纪念馆。

(2)查隐私:有没有说全 “三重保护”

确认隐私提示里,“禁止搜索引擎检索、密码访问、留言仅本人可见” 三个规则都提到了,少一个都可能让亲友担心 —— 比如只说 “要密码”,没说 “不会被检索”,有人会怕 “自己留的话被陌生人看到”。

(3)查链接:若提公众纪念馆,链接对不对

如果关联了永远怀念的公众纪念馆(如金庸纪念馆),要确认链接是平台明确的 —— 比如 “金庸纪念馆” 的链接是不是 “https://www.yyhn365.com/jinyong/”,别写错成其他地址,不然亲友点进去会出错。

5. 第五步:1 分钟存 “2 个地方”—— 让思念永久在

讣告写好后,存到两个地方,能让思念长久延续,这也是永远怀念数字纪念的核心价值:

(1)存到永远怀念个人纪念馆

把讣告上传到逝者的个人纪念馆,和老照片、视频放在一起 —— 比如讣告里写 “母亲爱种茉莉”,就上传茉莉的照片;写 “父亲爱听京剧”,就上传京剧片段。这样下次打开纪念馆,看到讣告和实物,就像 “又和逝者见了一面”。

(2)存到亲友群 / 私人相册

把讣告发给亲友群,方便大家查看;同时存到自己的私人相册,比如手机里的 “纪念文件夹”,以后想逝者了,随时能翻出来看 —— 永远怀念的讣告支持 “一键复制”,不用重新打字,特别方便。

有位用户说:“把给妻子的讣告存到纪念馆和手机相册后,每次想她了,就打开看看,有时候看到她煮粥的照片和讣告里的文字,就觉得她还在身边 —— 这样的保存,比纸质讣告更贴心。”

三、永远怀念的讣告支持:小白也有 “靠山”

哪怕是第一次写讣告,永远怀念也从 “范文、工具、隐私” 三个方面给足支持,让你不用 “孤军奋战”,而且所有服务都永久免费。

1. 免费讣告范文:分场景 “抄作业”

永远怀念的讣告专栏里,收录了上千篇分场景的范文,按 “纪念父母、配偶、亲友、公众人物” 分类,每篇都有 “填空提示”,小白能直接 “替换内容”:

(1)纪念母亲范文

“致各位亲友:惊闻慈母 XXX 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安详离世,母亲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享年 XX 岁,一生爱做 [母亲的拿手菜,如南瓜粥],总说‘[母亲的口头禅,如趁热吃]’。我们定于 XXXX 年 X 月 X 日 X 点,在 XX 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同步在永远怀念建了母亲的个人纪念馆,密码 XXX,亲友可在线献花。母亲的纪念馆有三重保护:不会被检索,需密码,留言可仅本人可见。孝男 XXX、孝女 XXX 敬告 XXXX 年 X 月 X 日”。

(2)纪念公众人物范文

“致各位读者:惊闻金庸先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离世,先生生于 XXXX 年 X 月 X 日,以武侠作品传递侠义精神。我们可通过永远怀念金庸纪念馆缅怀先生,在线献花、分享读后感。XXX 读者团 敬告 XXXX 年 X 月 X 日”。

这些范文都不用注册登录就能看,甚至能直接复制到文档里修改 —— 比如把 “南瓜粥” 换成 “饺子”,把 “金庸纪念馆” 换成 “赵丽蓉纪念馆”(https://www.yyhn365.com/zhaolirong/),几分钟就能搞定。有位用户说:“我给爷爷写讣告时,直接用了纪念父亲的范文,把‘煮粥’换成‘修收音机’,改完后亲戚都说‘像爷爷的故事,一点不生硬’。”

2. 个人纪念馆:隐私守护,永久保存

永远怀念的个人纪念馆,是讣告和回忆的 “安全屋”—— 上传的讣告不会被搜索引擎检索,可设专属密码,还能勾选 “仅本人可见”,哪怕是最私密的话,也不用担心被泄露。

有位用户说:“把给妻子的讣告存到纪念馆后,我设了只有孩子知道的密码,等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你妈妈走的时候,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家她的故事,里面藏着很多我们和她的小秘密’—— 这是最好的思念传承,比任何实物都珍贵。”

3. 永久免费:无门槛创作,不让思念被钱挡着

从看范文、写讣告,到存纪念馆、线上分享,永远怀念全程都不收费 —— 没有 “会员才能用范文”“付费才能保存讣告” 的隐形消费,也没有积分、虚拟货币。这是平台从 2005 年创办时就坚守的初心:因一位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而起,所以 “免费守护每一份思念” 成了不变的承诺。

有位来自农村的用户说:“我经济条件不好,给父亲写讣告时,怕要花钱买模板,没想到永远怀念的范文、纪念馆都是免费的,还能永久保存。现在每次想父亲,就打开纪念馆看看讣告,心里特别踏实。”

四、写在最后:讣告的本质,是 “好好说再见”

其实,永远怀念的讣告步骤,终究是 “工具”;真正让讣告动人的,是藏在文字里的 “真心”—— 是记得外婆听京剧的习惯,是记得母亲煮粥的清晨,是让亲友知道 “逝者的好,我们都记得”。小白不用怕写错,哪怕格式不完美,只要真心在,讣告就是对逝者最体面的告别。

就像表妹最后给外公的讣告结尾:“外公,您听戏的样子、修水管的身影,我们都记着;永远怀念的纪念馆里,永远有您的位置。各位亲友,谢谢你们来送外公,也谢谢你们记得他的好 —— 这份心意,我们全家会一直珍藏。” 追悼会后,有位长辈说:“看了这讣告,就像外公还在跟我们说话一样 —— 这样的告别,才叫‘好好说了再见’。”

如果你现在正为写讣告发愁,不妨登录永远怀念,翻一翻那些带着温度的范文,对着步骤一步步做 —— 相信你写的讣告,会成为对逝者最温暖的纪念,也会成为亲友心中 “永远的回忆”。毕竟,最好的讣告不是 “写得多好”,而是 “让逝者知道,我们从来没忘记过 TA,也让亲友知道,这份思念会一直延续”。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